村裡收取加工費的百分之六十作為集體積累,收入相當的可觀,主要用魚集體福利。
不僅給村民統一蓋起了樓房,孩子上學、村民看病、都有村裡統一解決,個人不用出錢。
他們村雖然在城郊,不過樓房和大嶽莊根本沒法比。悠悠給出的評價是,兩個村的樓房,就不在一個檔次上。
大嶽莊是全國的典型,樓房是比照著彆墅建的。南關的樓房,用韓道偉的說法就是:屋子摞屋子。
不過這說法真的挺貼切,他們村的樓房是聯排的,普通的起脊屋頂,除了是兩層的,和普通的民房沒啥區彆。
院門在東南方向,全部朝南開。院門對著客廳門,沒有迎門牆,紅色方磚鋪成的路麵,格外的乾淨。
四米見方的門樓下,家家戶戶都放著輛自行車,有的人家放著兩輛。
每戶兩間樓房,東西9米,客廳5米,臥室4米。南北12米,客廳外有個1.5米的走廊,後麵是廚房,衛生間設在樓梯下。
兩間的樓房房間卻不少,一樓兩個臥室,二樓四個臥室一個衛生間,大小六個臥室。
房間裡的家具是現在時興的四十八條腿,他們村木工組的產品,統一分配給村民使用。
雖然比不上大嶽莊的歐式進口家具,可在這個年代,也算是領先的了。
再說了,大嶽莊歐式的進口家具,彆說是農村了,就是在京都,也算是頂尖的。
大嶽莊這全國的典型名副其實,各方麵都是拔尖的。
比起大嶽莊,南關村的院子也小多了,南北14米,院外是4米的東西胡同。
胡同和村裡的街道都是用青石板鋪的,大小道路都有下水道,比路麵稍微低些,蓋板上留著下水口。
他們村和大嶽莊一樣,基本上沒有喂家畜的,最多養幾隻雞。各家的院子裡都種滿了蔬菜,個彆的人家,還用塑料薄膜搭起拱棚,種上了早春蔬菜。
常規的菠菜油菜羊角蔥,拱棚裡的芹菜也長到了一摣(大約20公分)多高,韭菜和香菜剛露出嫩苗。
5米寬14米長一分多的菜地,足夠一家人吃的。
也有的人家在臥室的窗台下,栽上幾顆果樹,現在正值開花季節,給院子增添了亮色。
南關村最有特色的是各家的客廳,幾乎都是小加工間,八仙桌成了工作台,放滿了各種動物的鬃毛和鋼絲。
一家人圍桌而坐,分工合作,自成流水線,客廳的空地上堆放著原料和產品。
飯桌擺放在廚房裡,幸好廚房麵積大,寬3米長4.5米13個平方,做飯加餐廳足夠了。
南關村做飯用的是煤球爐,他們是城鎮戶口,吃糧和燃煤都有國家供應,用水也是自來水。
取暖由村裡統一供應,鍋爐房和各家的暖氣片浴缸都是村裡安裝的。冬季免費供暖四個月,每個星期供應一次洗澡水。其他的八個月鍋爐房停燒,各家洗澡自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