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不知道的是,城裡的被服廠,釘扣子也是有專門的工人,隻有活計多的乾不完了,才發放給家庭婦女,一個月能乾上十天活,就是好的。
十天以後,大夥就要求調整工序,她們經過十天的磨合,各人已經形成了默契,根據大家的意見,大舅媽讓她們自由結合。不過三個組進行了分工,倆個組做上衣,一個組做褲子。
乾活速度快但不仔細的人,都自覺的去做褲子,畢竟做褲子要簡單的多。
其實現在的衣服做工簡單,不用加裡子,也沒有布襯,又肥又大,基本上都是直縫,跑直線是最快的。
上衣就是做明口袋比較難,悠悠在商城裡訂貨的時候,想到了這一點,口袋都熨燙好了折邊,按照衣服上點好的位置,轉著咂上就行,就是轉彎的時候,得注意點,放慢速度。
過了正月十五,媽媽和桂金倆人結伴坐火車回京都了,她倆都是正月十八開學。
正月二十一日,就是陽曆的2月17日,早上剛過六點,舅姥爺就過來了,臉色特彆的難看。
“秀芹,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剛才收音機裡播了,中越自衛反擊戰開始了,愛民不是去實習,他這是上戰場了。衛華怕是也跟著老首長去了戰場。”
姥姥儘管已經知道,可是聽舅姥爺說起來,臉色還是變的特彆的難看。“哥,我年前回來就覺得愛民不對勁,初五的電報和初六老首長派人來接衛華,就更不對頭了。到底啊,還是打起來了。”
舅姥爺和姥姥倆人對著歎氣,悠悠的心裡也七上八下,爸爸跟著老首長,應該沒事,他們雖然去了前線,但指揮部到底是安全的,愛民舅舅的危險就大了。
舅姥爺囑咐姥姥:“秀芹,你嫂子還不知道,你可彆給她說,能瞞幾天是幾天。家裡的其他人也彆告訴,不能讓他們都跟著擔驚受怕。幸虧啊,咱村的廣播壞了。”
從此以後,兩位老人,很少露笑臉。即使是笑,也是苦笑。家裡的收音機也換了頻道,變成了豫劇頻道。
全國文藝工作會議召開,電影《朝陽溝》熱播,收音機裡從早到晚播放電影裡的唱段。
電影《朝陽溝》每次放映,都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收音機裡同一時間段,好幾個頻道播放豫劇《朝陽溝》的唱段。
韓屯和石廟村因為被塘子坑裡的水阻隔,出去看場電影得多繞4裡路。即使這樣,年輕人聽說向陽大隊放映《朝陽溝》,騎著自行車就去了。
舅姥爺和石廟村的乾部,去公社找了好幾次,還許諾去拖拉機接,才在公社的文化館派上了號。
農曆的二月十二日,在韓屯村的防台上放映《朝陽溝》,石廟和韓屯中間的溝裡已經沒水了,兩村之間的道路通了。韓屯的防台離石廟不到500米。
兩個村可以說是傾巢而出,韓屯和周樓兩個村一塊放映,兩個放映機用一套膠片。周樓放完一盒膠片,趕緊用拖拉機送到韓屯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