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各國元首、政府官員、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內外遊客喜愛,被譽為“中華第一吃“。聚全德“全鴨席“,曾多次被選為國宴。
一爐百年的火,鑄成了“聚全德”。天下第一樓,美名遍中國。
在聚全德,一般是人等鴨子,客人入座後,如果需要烤鴨,服務員馬上通知鴨班,鴨班開始烤鴨,等五十分鐘後,客人就可吃到熱噴噴的烤鴨了。
等待期間,孫萬傑和桂金他們又問起姥姥買房子的事情。姥姥告訴他們,現在京都人還沒有買房子的意識,大家都等著單位分房。
想到悠悠的話,姥姥提醒他們,要是有錢的話,最好現在就買套房子。買不起大的,花上幾千買個小院子或樓房也行。等大家畢業後,儘量的留在京都,就能把家安在京都了,給孩子們創造個良好的成長壞境。
他們幾個聽了都若有所思,和姥姥商討起買房子的事情。不論老家底,就是現金,孫萬傑也比桂金的錢多,王奶奶這兩年可沒少掙。
一個小時後,兩位師傅推著烤鴨上來了。剛烤出的鴨子皮質酥脆,肉質鮮嫩,飄逸著果木的清香。烤鴨形態豐盈飽滿,全身呈均勻的棗紅色,油光潤澤,賞心悅目。
配著烤鴨上來的還有荷葉餅、蔥段、黃瓜條、蒜泥、甜麵醬和白糖。荷葉餅餅麵沒有糊點和生白點,用手拿起來,對著光線照一下,餅薄厚均勻,放在盤中,可以清楚看見盤子上的“全聚德”標識。餅整齊沒破損,勁道有咬勁兒。
師傅手拿薄刀,現場片鴨。片好的鴨肉如杏仁,每一片都有皮有肉。鴨皮又酥又脆又香,鴨肉薄而不碎,裹在荷葉餅中食之,酥香鮮嫩。烤鴨現片現吃,吃到嘴裡,皮是酥的,肉是嫩的,特彆的鮮美。
最後,師傅將片鴨後剩下的鴨架,帶了回去。二十多分鐘後,加了冬瓜熬成的糟骨鴨湯,就上來了。悠悠喝了一口,湯鮮不膩,味道香美,營養豐富。
開始大家還有些拘束,不過看到姥姥她們吃的自在,大家也放開了,一頓飯吃的大家直呼過癮。
桂金對姥姥說:“原來,你們在京都過的是這種生活,在咱們村裡這些年,真是難為你們了。”
聽她這麼說,姥姥笑了:“不是京都人都這麼生活的,你們看就這麼個店,能坐多少人吃飯,就這還沒坐滿,人們也就是有了特彆值得慶賀的事情,才聚在這裡吃一次。”
“全聚時刻當然在聚全德”,這是聚全德的宣傳口號,這表達了顧客對“全聚德”的企盼。朋友在這裡相聚,親人在這裡歡樂,全聚德人捧出了清香,捧出了愛,情比爐火熱。
京大的房子買下來,姥姥把心思都放在幫媽媽安家上,每天都帶著悠悠出去買東西。娘倆大包小包的購物,其實,好多東西是悠悠從自己的商城裡拿出來的。
悠悠在網上意外的看到七八十年代的特殊商店:友誼商店,也就是人們口中的華僑商店。就讓姥姥帶自己去,姥姥說:“去哪裡乾嘛,咱沒有外彙劵,去了也白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