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論文被譽為,繼德布羅意公爵之後,又一篇可以直接拿諾獎的博士論文!或者,拿菲爾茲或圖靈獎也行……
當中肯定有國內媒體極儘能事的無良吹捧,但確實是極牛的!
也因此,他和發現了石墨烯魔角超導性的曹源一時瑜亮,被並稱為“少年天才”、“科大雙子星”、“留學雙驕”……又和他們的同校某前輩一起,登上了《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單。
也是風光有兩,曝光率極高了。
甚至直到現在,很多頭條、公眾號還無恥的拿他的求學經曆、留學經曆,來論證國內外教育的差距,論證填鴨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成敗,當然主要是為了博眼球,引流量。
科普了葉寒的成就,胡斯坦可謂驚喜過望,納頭便拜。
準確的說,是一邊跪拜,一邊科普。
“大佬!葉神!您您您您怎麼會來的?”甚至連這裡沒什麼碩士生博士生的設定都忘了,“我願意讀您的博士生,我跟定您了!”
雖然這位比自己還小兩歲,但……學無先後,達者為先啊!
這可是傳說中諾獎已在掌中的葉神,妥妥的未來學閥大,現在不抱緊大腿,更待何時?
葉寒不動聲色挪步避開。
接二連三捅導師肺管子,這樣欺師滅祖的學生,不要!
==========
雖然胡斯坦做了科普……
蘇星眸還是怯怯的問出了心中疑惑:“imo、ipho是什麼呀?”
imo是什麼?ipho是什麼?蘇白白你可真白呀!
胡斯坦鼻子都要冒煙了:“就是奧數奧物啊,這都沒聽過?”
這麼一說,大家就都明白了。
imo,全稱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pho,全稱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
想當年胡斯坦也是參加過的。
當然了,不是國際賽,也不是國內賽,是校區選拔賽……沒過,那還是他16歲的時候。
由此也可看出葉寒的強大,是從小到大,一以貫之的。
11歲拿imo銀牌,跟澳大利亞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陶哲軒旗鼓相當。
隻可惜,他第二年就轉了ipho,沒參加imo,不然極可能跟陶一樣,10歲拿銅獎,11歲拿銀獎,12歲拿金獎,留下一段佳話。
在場的終於知道葉寒是誰了。
也要感謝各種公眾號蹭熱點刷流量,連篇累讀的報道,讓大家多多少少翻到過。隻是這種偏學術的報道,大家一般不大注意長相罷了……
其實也不需要科普太多,學術上的事兒,說了大家也不明白。
智商數一數二,平時傲嬌臭屁的不行的胡斯坦跪倒抱大腿的動作,足以說明一切了。
讓他納頭就拜,舔成這個樣子,段焱也做不到啊……
人群一時肅然。
這家夥,這家夥才多大啊?就諾獎級彆的科學家了?要知道牛逼如謝爾頓,也是大結局了才拿的諾獎啊……
葉寒無奈保持著社會笑:普通人也就知道謝爾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