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朝陽兩人對視一眼,各自都放心了,要是以後到她們的孩子選妃時能夠像現在這樣,那她們就滿足了。
劉芳笑著道:“如何?可有想法?”
廖氏就真的是完全沉默著沒有說話,就等著其他人說。
梁氏看完後指著一個六品翰林家出身的秀女名字道:“這個我覺得不錯,娘娘您覺得如何?”
劉芳側過頭去看了一眼,見上麵寫著:六品翰林文家之女文氏諱瑩,嫡出,家中排行六,幼/女,上有三位同屬一母的嫡出兄長,另有一位同屬一母的嫡出姐姐,再有一位嫡親叔父的堂姐。
再看仔細的家庭生平,原來這位文氏的父親,當年是家中長子,可他天資聰穎,自幼就靠著放羊的時候在村中學堂中偷聽,就能偷聽來不少東西,學會了啟蒙課本上的所有字以及文章,更明白其中具體的釋義,同時,也頗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因此,這位文氏的父親後來就被一家人寄予厚望,傾全家之力來供養他上學,最終考上了進士成了翰林院的翰林。據上麵所寫,這一位,還是先帝時期的探花呢。
可這位文翰林的運氣真是不大好,正是衣錦還鄉之時,卻突然聽聞家中鬨洪水,老家的父母家人竟然都已經被淹死了,就剩下當時才出生沒有多久,文翰林弟弟家的那一個女兒。
文翰林悲痛欲絕啊,真是恨不得自己一起去死了算了。可是看到自己的妻兒,還有那沒了父母,嗷嗷待哺的侄女,他實在不能輕言生死。
如此,這個侄女就被文翰林給收養了,一直撫養到現在。
巧合的是,文翰林家的幼/女文瑩今年十五,文翰林的侄女,文瑩的堂姐,她不過才十六,兩人竟然都是這一次的秀女。
梁氏看著這個文瑩道,“我家小五啊,性子憨厚,還是選這樣性子單純的姑娘好。”
姚氏一看,點點頭,“這個確實性情與小五相投,那我就選這個吧。”
她指了指文瑩下頭的那一個:唐安伯府之女唐氏諱英竹,嫡出,家中女排行三,上有同屬一母的嫡出長姐,及庶出長姐,各一。另,有同屬一母的嫡出兄長一人,庶出兄長
三人。下有同出一母的嫡出幼弟一人,庶出幼弟無。
這就很有意思了。
這一位唐英竹出身雖然相對更好一些,可她的家庭十分複雜,嫡出的,庶出的,最後還特意點明了一句:庶出幼弟無。
再看看她的詳細生平,果然,唐安伯是晉朝比較老牌的勳貴之一了,太/祖時期就因軍功得了這樣一個伯爵之位,位列三品。因為這個伯爵是雙字封號,比一般無封號的五品伯爵,還是高很多的。另外,這可是一個能夠世襲罔替的伯爵之位,可見,雖然說是伯爵,其實唐安伯府在京中勳貴圈內,還是挺有地位的。
隻是,現在的這一位唐安伯並沒有多大的本事,不過也沒有招惹過任何災禍就是了。膽子小,卻好色,政務上毫無建樹,身上除了一個承襲的伯爵名頭,就什麼也沒有了,文不成武不就的。可唐安伯有一個毛病,京中眾所周知,他非常喜歡美人!
他這種喜歡,可不是一般的喜歡,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種喜歡。他對於一般的那些庸脂俗粉沒有興趣,他也不喜歡流連花樓什麼的,他喜歡良家的美人,還必須是那種絕對少見的美人。
而他一旦喜歡上了之後,他就會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真愛”曆程,這個過程中,要是能夠經曆九九八十一難什麼的,那他就更來勁了。
不過呢,要是美人不喜歡他了,中途拋棄他了,或者是一開始就拒絕他了,他這個人也不會怪罪,雖然心裡會念念不忘,但也不會繼續糾纏。
至於那些被他的所謂“真愛”感動,迎了回家的美人們呢?短則一年半載,多則三五年時間,他也就開始新的一段“真愛”,將之前的“真愛”都給拋之腦後了。
這麼一位每天都活在尋找“真愛”路上的奇葩父親,他府中的情況如何,其實在座的人都多多少少聽聞過。
年輕時,唐安伯府還真是亂過一陣,還是後來唐安伯老夫人親自出手整治了一番,這才徹底將這群美人給打壓下去,至今都沒有再傳出什麼不好的事情來。
至於說唐安伯夫人?不好意思,她也是一位曾經年少無知,被唐安伯“真愛”過的美人。
隻不過她幸運些,她那時候遇到唐安伯的時候
,男未娶女未嫁,加之門當戶對的,她也就成了唐安伯的妻子,現在的唐安伯夫人了。
可是,唐安伯曆來隻喜歡嬌柔型的美人,這種美人吧,好看是好看,但讓她以後沒了“真愛”之後,她是真的沒有什麼辦法能夠獨立活下去的。
所以,這位被“真愛”過的唐安伯夫人,一直都是親自下場和其他“真愛”撕的那種,就算生了孩子,她眼裡也隻有那個真愛的丈夫,沒有彆人,一天到晚忙著爭寵都沒空,哪裡有時間去打理家事,打壓妾室?
在她看來,最解氣的方式就是直接擼袖子上,打得她們滿臉開花,這才是最好的打壓方法。
可這樣的主母,說實話,在這個時代,在勳貴世家之中,是真的不大適合的。
這不,唐安伯老夫人,一大把年紀了,還得重新收回管家之權,親自出手收拾自己兒子的妻妾,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說好。
總結一句就是:唐家,家風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