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二皇子,三皇子的生母廖氏,都覺得高興,真心實意的高興。
她是覺得自己的孩子給了劉芳撫養,真是幸運至極,現在人家就已經是一品德妃了,以後恐怕位份會到貴妃,皇貴妃,有這麼一位養母在,兩個孩子未來的前途,一定是不會差的。
她又怎麼可能不高興呢?
甚至,她還想跟著劉芳到鸞福宮的偏殿居住,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位份太低,實在是不夠資格進鸞福宮居住。
況且,德妃娘娘也不見得願意接納她過去住。
劉芳的確是不想接受彆人過來一起住的提議,因為她隻想清清靜靜的過日子,不想陷入不必要的後宮爭鬥之中。
雖然晉朝的後宮爭鬥的相對溫和,可也不是沒有的。她還是過自己的安生日子就算了。
不過,對梁氏,姚氏,廖氏的態度,她也沒有變就是了。
今年,皇後就晉封了劉芳一人,後宮其他人都沒有懷孕,也沒有必要去晉封,包括兩位部落公主,也是如此。
瑩珠公主是真的回了鮮隗,晉宣帝還特意冊封她為賢昭皇妹,意思就是,她雖然已經回了鮮隗,不再是他的嬪妃了,可也依舊是他的妹妹一樣的存在。
在行了冊封禮後,晉宣帝來找劉芳下棋時,劉芳就忍不住問他,“皇上這般冊封賢昭公主,恐怕當初並未真的臨幸過她吧?”
晉宣帝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道,“你這個人還是這麼大膽,這種話也是你該問的?”
劉芳撇撇嘴,嘖,裝的跟什麼似的,還不是一樣的種馬皇帝?還說什麼對皇後一往情深,切,也沒看他徹底修身養性啊!
該臨幸後妃的時候,依舊臨幸,這算個什麼鬼的情深。
隻是劉芳也明白,現實就是現實,永遠都是這麼無奈且無語。
要說晉宣帝哪一天真的遣散後宮了,那才是真的見鬼了,換了人了呢。
因為這
個男人啊,就是這樣的,對每個女人,其實都有他的責任在。既然有了責任,那就不可能一直冷著她們,所以,日子還是該怎麼過就怎麼過。不過劉芳卻沒再侍寢了,不是矯情,也不是突然就想遠離晉宣帝了,而是她確實是身體需要休養。真以為之前那樣折騰,她都還安然無恙呢?就算有空間泉水在,她也必須要修養一段時間,讓身體有個歇息緩和的過程,否則,這輩子還真不見得能活的長久。
之前的一個任務,她可是活了有三百年呢,這次任務,她再怎麼也得活到一百吧?不然,還真是有點不習慣。
晉宣帝這個人還真不至於好色到那種程度,劉芳無法侍寢,他也就過來陪著下下棋,聊聊天,做個態度就行了,完了就到鳳棲宮去找皇後。
後宮的女人就是這樣的了,誰都已經習慣了。
送走了晉宣帝,劉芳就去抱孩子玩兒了,等平安,平康兩個孩子回來,母子幾人又鬨騰了一陣,這才用膳洗漱睡覺。
等過了熱熱鬨鬨的新年,晉宣五年的春天,三月初,劉芳就宣召劉母以及劉節的妻子,張氏進宮了。
因為劉芳的晉位,所以現在劉家在京都已經完全不同往日了,劉父,劉母雖然不想進京,可現在也不得不進京來幫一幫劉節。
畢竟,張氏的見識,還是有些不足的,需要劉母在家裡幫襯一二,而且有的交際,也的確需要長輩出麵才行。
比如安國公府的老夫人,是皇後的祖母,張氏這個身份過去交際,就有些不尊重人了,也不太夠資格。而劉母因為劉芳晉位的緣故,現如今也有一個二品的夫人誥命,足以與人家老夫人走動交際。
這些人情世故的瑣碎細節,由不得人不注意,否則,得罪了人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鸞福宮位於乾元宮西邊,斜後方,劉母和張氏自然沒有資格從南清門進入,隻能進入宮城的城門後,就向西邊走,一路走到了西華門,從這裡進入宮中。
二品誥命在宮中可以乘坐內廷馬車,所以,劉母和張氏便坐上規格與七品嬪妃相當的內廷馬車一路向著鸞福宮而去。
穿過西中門,西內門,再穿過一道西苑門,才正式進入西內宮中。
一
路上,張氏在車裡透過琉璃窗看向外麵的宮城風景,眼睛都無法移開,震驚的嘴都微微張大。
她忍不住低聲地跟劉母說道,“宮城還真是大啊!”
劉母淡淡的看了她一眼,道,“既然是宮城,自然是宏偉壯大,這有什麼可奇怪的?”
張氏一噎,低下頭就不再說話了。
劉母也沒有管她,經過這麼一道道宮門,她隻覺得宮門深深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這樣的一座華麗城池,看著富麗堂皇,可她家的女兒在這裡,過得到底如何,她根本不得而知。現在,她是晉位為妃了,可要是她依舊是原來的常在,答應,她縱然來了京都,也無法見她一麵。
短短數年時間,劉母卻覺得恍如隔世了一般,她實在是有些想念劉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