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17章(2 / 2)

七姨娘聽了,頓時憋住了眼淚,乖乖地坐到一旁。

其他姨娘也都無奈,要不是深知七姨娘的秉性如此,她們還真是不想搭理她:明明嫁女兒是喜事,被她這麼一哭,倒像是這門親事有多不好似的。

劉芳對自家生母的性子也是沒辦法,隻能對她委屈巴巴的眼神視而不見,規規矩矩地給她叩了頭,說道:“謝阿娘生育之恩。”

這句話說的是真的。

姨娘生母給了她生命,嫡母卻教會了她如何在這個世界活的自在,保留自我。

生恩不忘,養恩同樣不能辜負!

也就是在劉國公府才會有庶女出嫁前還能給生母姨娘磕頭的了,換做彆家的姨娘,那真是在這一天連出來見一麵都不可能。

所以,劉芳感恩嫡母做的這些,也銘記在心。

六姨娘站在旁邊看著,眼眶也紅了,旁邊的四姨娘奇怪,“你怎麼也哭了?”

六姨娘回答:“想起安荷出嫁的時候了。”

“哦。”

府裡一直都是這樣的規矩,她的女兒們那是早就嫁了,所以現在感觸沒那麼大,六姨娘嘛,去年安荷才出嫁,現在有點觸景傷情也是正常。

要她說啊,最難過的恐怕就是夫人了。

唉……也就是她們運氣好,碰到了這麼一位好主母,事事都願意體諒他人。要換做彆家的主母啊……嗬嗬。

劉國公夫人待劉芳行禮以後,給她蓋上蓋頭,這才揮揮手,讓人放楊安進門來。

楊安激動不已地進門,先是拜見了劉國公夫人,再給各位姨娘們行了一禮,這才在媒人的指揮下把紅綢交到劉芳手中。

門外眾位兄長已經等候著,等到媒人發話,便從安慶開始,依次來輪流背著劉芳出門。

這也是劉國公

府特有的送嫁方式:哥哥太多,總是讓世子大哥背妹妹出嫁,彆的哥哥也不樂意,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規矩。

國公府是很大的,往常,劉芳一直都這麼覺得:你能想象得到自己家跟後世公園一樣的麵積嗎?反正以前的她是想象不到的。

可今日,她卻覺得,國公府是這麼小,路這麼短。

從內院到大堂,與楊安一同向劉國公與劉國公夫人叩首拜彆,然後再重新被背著踏出國公府。

一路上,哥哥們都說:“彆怕,有×哥在呢。要是他敢欺負你,我就帶著人去揍(收拾)他!”

最後是世子安庚背著劉芳送她上花轎,楊安一直牽著長長的紅綢跟著。

安庚說:“要是在楊家過得不快活,就回家來,大哥去接你。”

劉芳頓時淚流滿麵,哽咽著答應一聲:“知道了,大哥。”

楊安:……大舅哥耶,我還在呢,您就不避諱避諱?

這一世,有這樣的家人做後盾,真好!

…………

總算是順順利利接到人了,楊安咧開嘴傻笑,翻身上馬,帶著隊伍吹吹打打地一路向著外城而去。

九爺安廑帶著安庭幾人一起送嫁,後麵還跟著送嫁妝的隊伍。

先是楊安雇傭的那群壯漢抬著的嫁妝,浩浩蕩蕩,後麵還有跟隨陪嫁的護衛,仆人們也都各自抬著嫁妝,劉芳日常用的物品一路跟隨。

周圍百姓看著,津津樂道,說嫁妝豐厚的,說陪嫁人數多的……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隊伍繞著皇城從另一道門出內城再回到外城,然後一路回楊家。

楊家中等待的人也趕緊放了鞭炮迎接,踢轎門,跨火盆,拜天地……一番折騰之後,劉芳這才安坐在新房之中,等待著楊安挑蓋頭。

等所有禮儀都結束了,媒人退了出去,仆人也都到門外等候,兩人這才相視一笑。

“太累了。”劉芳扶著鳳冠,直皺眉。

楊安看著她,眼神癡迷,笑著道:“你先洗漱歇息,吃點東西,我,我還要到外麵敬酒呢。”

劉芳看他的樣子覺得好笑,也有些害羞,點點頭,道:“那你趕緊去吧。”

楊安伸手扯了扯她的衣袖,依依不舍,“那,那,我去了啊。”

劉芳紅著臉,嗔了他一眼,“

那你倒是走啊。”

楊安笑,“你今天太好看了,我舍不得。”

劉芳頓時低頭,臉紅彤彤的。

磨嘰了好一會兒,楊安才不甘不願地出去敬酒了,書墨帶著書畫進來先伺候劉芳洗漱更衣。

“你們也都累了,趕緊去吃點東西吧。”

洗漱好了,劉芳趕緊對書墨她們道,“讓琉玉她們過來伺候也是一樣的。”

書墨笑著回道:“放心吧,姑娘,奴婢們已經分好班了,一會兒就去。”

“這樣啊。那就好。”

“姑娘也趕緊吃些東西歇一歇吧。”書畫提了食盒進來,在桌上擺好,對劉芳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