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2章(2 / 2)

再說楊安,遊湖歸家後,到鄰居家接回妹妹,吩咐下人伺候好妹妹洗漱,哄著妹妹睡覺,他才回房洗漱歇息。

隻是躺下之後卻沒有立馬睡著。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她:

人群中,一襲粉藍錦衣,墨發挽髻,點綴著一兩支翠玉簪子,耳墜長長的玉墜水滴,翠綠瑩瑩,容顏清秀,神態悠然,仿佛臨湖的水仙,清雅脫俗,見之難忘。

她身旁或許有比她更美的女子,更貴氣的貴女們,但他還是一眼就能看到她,隻看得見她。

隻因她的姿態帶著一種莫名的吸引力,讓他一見難忘,再見入心,如今三見,就再也忘不掉了。

他不知她的姓名,隻知她出身高貴,不是他能夠與之相配,但他還是在心中有了她,即使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自己:不可能,不可能。她依舊還在。

楊安也覺得奇怪。

年幼之時便已父母雙亡的他,其實是格外冷情的,除了唯一的親人,妹妹楊慧以外,他絕不可能對一個陌生人產生任何觸動,任何感情。

哪怕是路邊乞丐,他看到的第一眼想的都是:她/他是不是真的這麼慘?

所謂的悲憫憐惜,在他的心中少的可憐。

但她不一樣。完全不一樣。

像是有魔力一樣,吸引著他去關注她,去想她!

太可笑了!

楊安捂著眼睛苦笑,自己怎麼變得如此衝動?如此不可理喻?

明明他都已經看到過她一巴掌把人打飛,打得一個少年吐血,他還能像是中了蠱一樣覺得她很美,她很好!

真是瘋了!

要是她美若天仙那還有理可尋,可是她明明不是美到那種程度啊!

就今日,遊湖之時,她身邊就有五六人比她長得美,可他就是見鬼了一樣,就隻看得見她,旁人一概難以入眼,這也是毫無邏輯,毫無道理可言了。

楊安不知他還能不能見到她,她的年紀大概也快及笄了,那麼,也快要定親了吧?或許她已經定親了?

天啊!夠了,楊安!你不能再想了!

你還不知道她是什麼樣的人,性情如何,品性如何呢,你就想這些有的沒的。

真是夠了!

楊安拍著自己的腦門,努力跟自己腦海中的念頭抗爭,直到最後發現毫無作用,他索性不管了,默念《道經》,讓自己靜心入睡。

反正他這樣的寒門學子是不可能與她有什麼瓜葛,何必自尋苦惱。

…………

劉國公夫人的效率還是很高的,應該說

,劉國公府的仆人們效率很高。

第二天一大早,劉芳還在用早膳呢,楊安的生平就到了劉國公夫人手裡了。

“去,請十八姑娘過來。”

“喏。”

安適院

劉芳挑眉,端著茶杯看著來請的翠如,“母親請我過去?”

“是,姑娘。”

翠如態度恭敬,垂首站立著。

劉芳點頭,“好,待我更衣後便來。”

“喏。”

書墨伺候著劉芳漱口淨手,再更衣,說:“姑娘,夫人怎麼一大早就請您過去?”

劉芳想了想,說:“應該是有事。”

書墨點點頭,給她整理一下發髻,衣裙,“姑娘,奴婢陪您過去吧。”

“好。”

等主仆二人到了正院,劉國公夫人正在處理家事,她對行禮問安的劉芳說道:“坐吧,先看一看他們調查的再說。”

劉芳點頭,坐在一旁,接過翠真遞過來的紙張,打開仔細看。

楊安,京都人士,年十六,晉文十九年秀才,家住京都外城城西文家巷,父母雙亡,家中僅有一七歲的幼妹。

家中有外城城西店鋪一間,田地五百畝,奴仆三人,家住兩進宅院一座,略有薄產,小富之家。

本人品性端方,並無劣行,文才中庸,行事穩重,頗有手段,家中暫無通房妾室,亦無婚配定親,更無親近之女眷。

——以上,就是國公府仆人調查回來的,關於楊安的生平來曆。

劉芳挑眉:“品性端方”卻又“頗有手段”,這用詞還真是有才啊!

國公府果然人才濟濟!

劉國公夫人擺手,讓仆人們都下去,接過翠真遞過來的茶盞,喝了一口,靠在軟榻上,對劉芳說:“怎麼樣?可還滿意?”

劉芳點點頭,“母親,此人甚好。”

劉國公夫人倒是沒想到,放下茶盞,“怎麼說?”

劉芳微微一笑,疊好手中的紙張,遞給劉國公夫人,然後才說道:“母親,您看。此人在年僅九歲時,母親因難產而亡,隨後父親遭遇意外,同樣身故。但他卻能在沒有親族護佑之下,保住了自己的家產不說,還能護著幼妹安然成長,當得上一句‘聰慧過人’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