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連累的就不僅僅是我這個主子了。”
劉芳淡淡地喝了口茶,看了書畫一眼,起身去裡間換衣服準備到正院去給嫡母請安。
書畫躬身行禮,“喏。”
書墨趕緊跟上伺候,經過書畫身邊,搖了搖頭,歎口氣,“你呀……”
書畫對著書墨笑笑,看著她進了裡間伺候,這才起身出去,回自己屋裡抄書順便思過去了。
劉芳住的院子其實離正院不遠。
國公府雖然大,但是劉國公的孩子多啊,所以劉國公夫人當初可是花費了一番心思修整過府裡的布局,這才把所有孩子都安排好的。
畢竟,在他們成婚之前,都得有個院子住吧,也要有足夠的下人伺候,地方太小不合適,地方太大,嗬,府裡也沒這麼多地兒就是了。
索性,劉國公夫人就把男女分開。
男孩住前院,十歲以下的四個住一個院子,十歲以上的,兩個住一個院子。到了十五歲,快成婚了,就另外有一個獨立的院子居住。
因此,前院就分成了三部分,最前麵的就是劉國公辦公啊,平日裡待客,以及府裡一些侍衛什麼的居住的地方。
車馬房,前院的大廚房什麼的,就設立在二道門的兩邊最角落,既不影響劉國公平日辦公待客,留客人留宿什麼的,也方便主子下人日常出行以及生活,更不會影響府裡的景致。
第二部分就是在二道門前麵的部分,也屬於前院,這裡有幾處客院,再就是十歲以下男孩子們居住的一排小院子,院落都不大,數量也不是很多,也就是五個,剛剛夠主子下人們一起居住。
離著客院近,府裡的學堂也近,練武場啥的也就在旁邊。
二道門後的一排如現代小型彆墅區一樣的兩排院落就是給十歲以上的男孩們居住的。一左一右,各五個院子,一共十個院落。
再之後就是三道門,屬於後院部分,待客的正廳啊,花廳啊,就在這裡。隔著一個大花園,再過一道門,處於中軸線上的就是正院,正院正後方的是壽安院。
正院左右兩邊各有兩排院子,一排四個,一邊八個,一共十六個院落,這是給府裡女孩居住的。
在正院的斜後方,左邊是當初妾室們居住的八個院子,
一共兩排,各四個院子。右邊則是四排院落,一排六個,一共二十四個院子,這是給府裡十五歲以上男孩居住的。
在靠近正院與壽安院之間有一個院子,這是世子爺居住的院落,叫承德院。
這麼多個院子錯落有致,各有垂花門,回廊,花木,亭台,園子,湖泊相隔。因此,院落雖然多,卻都離得不近,最靠近正院的就是承德院以及府裡姑娘們居住的院落了。
而在正院與壽安院之間還隔著一個花園與一道門,壽安院後頭另有一道門通往最後麵的小山花園,最後才是一道院門通往下人們居住的排房以及外麵的街道。
也是來到了這裡,成了國公府的姑娘,劉芳才知道古代富貴人家的房子之大,真不是現代人可以想象的。
嗯,應該說,有錢人的家,到底是怎麼樣的,貧窮的她是無法想象的。
就說現在的國公府吧,也就是她在這裡生活了這麼多年才徹徹底底地逛清楚了,不然,隨時都有可能在家裡迷路。
就說從她居住的安適院走到正院就得經過兩道垂花門,三個小花園,好幾條回廊交錯其中,要不是早已經走熟了,肯定會繞暈過去。
反正劉芳五歲時還常常迷路,走著走著就跑到十姐的院子裡去了。
想到嫡出的大姐跟五姐是住在正院的左右跨院裡頭,劉芳就十分羨慕:就隔著一道垂花門,不用像她們這樣總是繞來繞去地怕迷路,真好!
一路上見到的下人不多,其實劉國公府裡除去各個主子底下伺候的人,下人真不算多,各司其職,個個都有活乾,府裡是不養真正的閒人的。
也沒有旁的勳貴之家動則七八十人伺候一個主子。就她,伺候的人也就是兩個大丫頭,四個小丫頭,兩個粗使婆子,既看門,也做粗活。四個小丫頭也是分班打理自己院子裡的花木衛生啥的,兩個大丫頭也就是書畫書墨,同樣得打掃她房間的衛生,定期整理她的庫房啥的。
總之,人不多,但夠用。
所以,府裡現在主子變少了,空出來的院子多了,日常的打掃也都是輪著來的,整個府裡從上到下,都是忙碌的。
好比國公夫人,她現在就在整理府中店鋪田地的賬目。
劉
芳走進來,給她請了安,劉國公夫人還一邊看著賬本,一邊隨意地說道:“安芳怎麼有空過來了?”
劉芳笑了笑,說:“沒什麼,就是過來給母親請安來著。”
劉國公夫人每天都忙得很,不是去參加宴會就是打理家事,雖然有兒媳婦兒幫忙,她也是閒不下來的。況,她自己還有一大筆嫁妝要打理呢。
因此,從前她也就是讓底下的妾室初一十五來請一次安,子女們麼,也就是早晚來一次就算了,也沒有說拉著他們多說話的意思:孩子太多,一人問一句就一個時辰過去了,再拉著說話,她一天啥也不用乾了。
大多數時候,劉國公夫人是喜歡突擊檢查的,這樣才能發現府裡的那些個下人到底有沒有儘心儘力做事兒。
就像曾經劉芳的奶嬤嬤,欺負她一個奶娃娃啥也說不了,克扣她的份例,最後一頓板子直接扔出去,換了年紀大的丫頭照顧也就完了。反正,那會兒她也一歲多點,斷奶也沒什麼要緊。
現在麼,人都搬出去了,有心偶爾過來走動走動,她歡迎,真要是一年到頭都不來,她也不怎麼在意就是了。她對自己親生的兒子都這樣,對彆人也就更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