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法定級三,三組旋轉定級兩個三一個二,全部GOE加分平均低於1。”
陸雲蔚抖了抖打印出來的短節目小分表,紅筆一圈:“從整體上看,比之前有所進步。”
司空夏認真點頭。
步法、旋轉的基礎分值不如跳躍高,最高也過不了4,所以這兩項在GOE的加分上是比較關鍵的。
以換足聯合旋轉為例子,該旋轉定級為4時,基礎分值3.5,GOE+3數額則是1.5;
再以定級步法為例,該步法定級為4時,基礎分值3.9,GOE+3數額則是2.1。
——簡單的來說,基礎分和GOE這兩項,得分占據了總成績的一半,是彼此關鍵的兩座大山。
如果她這次短節目能全部GOE+3,她起碼可以多加五分以上。
“再來看跳躍。”陸雲蔚拿著小分表沉吟了一會。
司空夏偷偷伸了一個懶腰。
賽後複盤是外出比賽常規會議,這會正是比完短節目後的第二天早晨。
畢竟早上複盤,晚上自由滑合樂才有更深的記憶。
“你的跳躍穩定率已經逐漸達標,三種跳躍基礎分值都穩定拿下,但GOE加分除了3A之外都不儘人意。”
跳躍這項技術動作是司空夏所擅長的,在穩定率達標後,那麼追求更高的加分是必然的結果。
短節目的小分表上,除了阿克塞爾三周跳獲得1.7分左右的加分,其他兩種跳躍都是在零點九幾左右。
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GOE得分規則是九個裁判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一平均,阿克塞爾三周跳還能有兩到三位裁判給她+2,剩下的兩種跳躍,大概是在0——1之間徘徊。
太低了!
GOE一般會按照高遠度、進出難度、身姿流暢或節奏等等來打分,雖然此項一般都是裁判比較主觀的判定,但起碼做到了以上標準,加分都大於1。
彆小看這區區GOE+1的分麵,全部加起來起碼流失了四五分。
“我提出的問題不是立刻就能改,而是讓你更清晰的知道,雪麗在短節目繼續壓製你的原因。”
陸雲蔚從一旁抽出雪麗的小分表。
“本賽季雪麗的難度配置和你一樣,但不一樣的是,她的3A、3LZ+3T是放在節目前半段,隻有3F是壓在了節目後半段。”
上賽季司空夏拿出目前能拿出的最好配置,毫不意外被妥妥壓製兩分,隻是在自由滑上,推出更瘋狂的難度配置,孤注一擲的完成逆轉而已。
而本賽季,司空夏的高難度配置向雪麗看齊,步法旋轉均有進步,但也被沒有更多1.1加成、旋轉被標的對手給壓製0.5分。
以前司空夏作為一枚小白,總不太明白成績裡麵的貓膩,同一套配置為什麼還有高低之分。
剛進國家隊她的難度配置還沒那麼高,但在得分之上,她的分值就是會比隊友多一些。
後來經過暗中學習,她才明白,起跳落地完成一個跳躍時,無明顯錯誤可以拿下基礎分值。
但分麵被論高低,那就是GOE的完成情況被拉高,才會出現這種同一套編排不同分的情況。
陸雲蔚要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明麵上看,雪麗的跳躍基礎分值都能全部拿走,一組定級步法4,三組旋轉步法一組四、一組三、一組二。
再往右邊一看,GOE加分情況明顯會比司空夏好很多,固然缺少1.1難度加成,但細微的數據組合起來,就會變得非常非常的可觀。
“我們不說先出場分麵或多或少會被壓製,單單是在GOE加分上你就比不過她,這才是她能繼續壓製你的重要原因。”
司空夏非常認同教練的話。
雪麗的配置同樣沒到頂配,但一貫難度步法進出,優秀的步法旋轉定級,還有比她更早一兩年在青年組的磨礪,才會是GOE加分多的原因。
短節目沒有自由滑那麼複雜,體力消耗相對也不大。
本賽季應努力增進與改善定級和GOE,儘量把該拿到的得分都拿到手,把可控的範圍都控了,那麼留給自由滑的壓力,才會減少很多。
畢竟不是次次都那麼好運能在自由滑上完成逆轉。
熟悉的壓力沉甸甸墜在心頭,司空夏是一刻不敢放鬆,隻要有鬆懈的念頭,下一場比賽便是風雲湧起,立刻被甩到後麵。
——往輕鬆的一麵去想吧,這些問題都可以很好被改善,好過出不了難度配置,那種改善才叫艱難。
“對於我剛剛說的,你有什麼想法?”陸雲蔚放下小分表,一看就知道開始做總結了。
司空夏正襟危坐道:“分數低的問題不是強上高難度配置就可以改善的,我覺得全麵進步才是持之以恒的做法,在賽場上獲取經驗,在場下,一個腳步一個腳印去進步去改善,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陸雲蔚露出滿意的笑容。
——就像之前教練組說的,強上高難度嘗到了甜頭,就很難停下腳步看身後的缺點。
短節目分數低就頂配上,再低,那自由滑就全3A配套再加頂配。
可是花樣滑冰這項運動,不是誰蹦的厲害誰就能拿下冠軍。
2010年冬奧會由僅上三周跳的選手拿下了冠軍,就能說明這一點。
短節目複盤之後會議還沒結束,對於明天的自由滑,也得趁熱打鐵分析一番。
說起來,為了司空夏的自由滑配置,教練組幾乎天天都在吵架。
全三周、兩個A跳的配置,對她的實力而言,已經基本是封頂的操作。
而且這一套的難度在成年組裡,妥妥是一線女單的配置——更不用說,彆的選手還有3+2的連跳餘裕,隻有司空夏這套完全沒有給自己留下後路的緊迫感。
為了這一套配置,大家互不相讓,吵到後麵有教練建議可以詢問司空夏的意見,被薑教練沒好氣說她和陸組長就是一丘之貉。
為了適應第一版計劃,司空夏已經硬生生在短時間內,把自己體能拔高到適應高難度配置位置。
雖說人類的身體適應性就是強,她本人一套練下來輕鬆和隊友狀態一樣,還不忘每天加訓。
可她才十五歲,發育前的體能巔峰還沒到,繼續下去怕不是會傷了根基。
後麵一直定不下來,還請出了邵誌國作為決定。
不得不說,司空夏作為女單的希望,是比什麼時候都要緊的存在,所有改變都特彆謹慎。
最終的最終,邵誌國竟然沒怎麼反對陸雲蔚的提議,很快就拍板通過了。
——不知道是因為梁副主任對她的賞識,還是因為上次李寧的那張簽單,讓邵誌國對這位下屬改觀了不少,決定給點麵子呢……
“這是艾琳、潘妮、瑪麗亞的上賽季大獎賽總決賽的小分表。”陸雲蔚翻開文件夾,按順序放在桌麵上。
司空夏湊過去查看。
不知道是不是所處的位置不一樣,沒有了那層朦朧的強者濾鏡,她會發現艾琳和潘妮的配置,其實也是普通一線女單的配置,甚至還沒有阿克塞爾三周跳。
而瑪麗亞,裁判對她的GOE加分一向慷慨,冬奧會後伴隨傷病和年齡上漲,體能已經稍有不足,節目後半段沒有壓連跳,隻是難度單跳。
不論完成情況,配置難度幾乎都可以持平。
一直到現在,司空夏模糊的概念到現在才有一個確定。
難怪經常會聽說三小巨頭的衝擊會威脅到成年組,難怪彆人還說這是女單黃金時代被強行續了一波。
老將競爭力逐年下降,年輕小將撐不起來,她們三人帶著強悍的配置升組,確實是給成年組帶來很大的危機感。
以前她探尋不了其中涵義,隨著升組後濾鏡退去,她才從這三張小分表裡麵,真切的看出來了。
司空夏忍不住拿出一張空白紙,寫出自己的所有配置,並計算得分。
跳躍方麵,如果她能全部拿下基礎分,那麼單BV就有52.1分。
三組旋轉、一個定級步法、一個編排步法,BV和最高平均水平GOE+2,四舍五入也有二十幾分。
節目內容分大概可以在50-60之間。
按照之前所說,一整套節目下來爭取最大定級、BV、GOE,妥妥可以衝上150分。
——自由滑150分,是允在貞選手在2010冬奧會所創下的世界紀錄。
“你現在做不到。”陸雲蔚毫不留情潑下一盆冷水。
司空夏從暢享美好一下回到人間,忍不住長長歎了一聲:“是,我現在肯定做不到。”
陸雲蔚看弟子趴在桌上,筆尖劃拉著那幾個分值,還有閒心一點節目內容分道:“50-60倒還有點可能,裁判對你觀感比較好。”
這次短節目的節目內容分,也是讓司空夏坐穩第三的因素之一。
從青年組開始,裁判就比較認可她的演繹風格,這是連李可都沒能做到的事。
她上賽季的節目內容分平均在40-50之間。
這賽季她的五個大項——滑行技術、銜接、表演、編排、音樂表達都有明顯變好,自由滑說不定能有達到50-60分
其實50-60分已經是中高檔的分數。
節目內容分(PCS)和技術要素的得分(TES)不一樣。
T分隨著技術動作的不同、有不同的分數,但是P分可是有滿分的。
但是因為P分有滿分製的話,會造成兩大要素的分麵有失衡的表現,所以P分後來被確定了權重。
女單的自由滑P分權重為1.6。
這個權重就是無論P分有多少,五大項目得分相加,然後一律乘以權重,得到的分數才是小分表上的節目內容分。
看著弟子若有所思的樣子,陸雲蔚乾脆就著這張被亂畫的紙,圈下她認為要保住的動作。
“……這個、這個是要穩住的關鍵,隻要穩住了,再次創造個人最高分不成問題。”
司空夏連連點頭,伴隨這個會議又延長了半小時。
說了那麼多,陸雲蔚也不想給弟子施加壓力。
“無論怎麼樣,保四爭二,你已經完成了一半,自由滑一定要求穩。”
司空夏摳了一下手指,這是她徒然緊張的小動作。
她重重點頭:“我明白了教練。”
路途遙遠啊,這條路還遠著呢!
.
晨會開完後,時針已經指向十二點,主辦方照例送上簡單的午飯,米飯、三文魚、梅子醬還有一碗蔬菜湯,酸奶、蔬菜沙拉充當飯後甜點。
如果不想吃可以去主場館的用餐區蹭自助餐,反正比賽期間,用餐區起碼十二個小時都有熱飯。
司空夏看著時間三兩口就解決,飯後,換上訓練服再把隊服穿外麵。
下午行程比較緊湊,算算時間,現在出發觀看雙人滑的短節目後,女單的自由滑抽簽儀式也差不多開始。
全部結束後,就等晚上七點開始的自由滑公式訓練,這中間如果還能擠出時間,大概還有一場華視團隊的采訪。
司空夏準備走人時,她看到小獎牌乖乖的躺在錦盒裡,便寶貝的用被子好好蓋上,然後才背上書包由領隊載去體育館。
.
體育館非常熱鬨,一派人聲鼎沸。
今天比賽的項目是冰舞和雙人滑,這兩項弗勒爾常年榜上有名,甚至有一年包攬了領獎台前三名,實力強盛。
雖然關注度不如男女單這兩項明星項目,但主辦方會有贈票吸引觀眾前來觀看,上座率還算是不錯。
司空夏謝過接送的領隊,從內場通道進入觀眾席,找了個角落位置坐下,而領隊則回熱身區繼續陪同雙人滑做熱身。
出門在外,領隊看起來可能和導遊的作用差不多,但實際上有更多需要拍板的——比如采訪對接、行程突發安排、甚至運動員受傷去醫院都是由他來做決定,擔子也不輕。
此時正是冰舞結束後的清冰時間,燈光微暗,觀眾陸續入場找到位置坐下,十五分鐘後,雙人滑短節目比賽將會開始。
有經驗的冰迷坐下之後,會瞄一眼這塊特殊的場地,因為能從內場進入這塊觀眾席,一般是媒體、相關人員當然還有運動員。
而司空夏的國家隊隊服有些顯眼,西紅柿炒蛋配色,基本一眼就能看到。
趁著沒開場,兩旁觀眾都已經偷拍了好幾張。
司空夏也發現了這些動靜,不過入行那麼久已相對免疫和習慣,任冰迷們拍照,她窩在座位上打算玩一會手機,再瞄一眼看微信群有沒有人在。
成年組大獎賽開始之時,青年組就已經全部結束,莊慧月她們正在等總決賽的名單。
這次大獎賽總決賽的名單,應該會有莊慧月一份,汪茜和孫文倩則要看有沒有人退賽的運氣。
剩下那些新進隊的小師妹還要繼續訓練,努力跟上訓練節奏,磨練技術,這樣以後才有國際大賽可以比。
司空夏還以為這個時間她們已經午休了,沒想到還在微信群聊天。
【你們看大群了嗎?國青隊的鶴妹妹出了高級連跳噢】
【我火速去看!】
司空夏往上看了一會聊天記錄,看到這一句話便也切出去找大群。
國家隊有個大群,沒人敢在上麵聊天,因為教練也在裡麵,所以這群一般用來通知公告,還有底下苗子出了什麼新招——之前她出3A的時候也被教練發到大群了。
大群的恭喜和大拇指表情已經刷了四十五條。
翻到視頻點開一看,鶴妹妹果然用刃標準流暢,周數充足的跳出了3LZ+2T。
今年她才剛滿十四歲吧?
司空夏也在四人群回了一句:【不錯啊,風格有我們男單感覺了】
群裡看她忽然冒泡也挺驚奇的,問了兩句後話題也拐回到鶴妹妹身上。
據說她之前天天看師兄們在副場館訓練,耳濡目染,今天訓練就突然跳出來了,還特彆標準,有我國男單那種範兒。
【還有其他高級連跳嗎?】
【有一個3S+3T,其他不清楚】
司空夏發了一個鼓掌的表情包,然後不懷好意回道:【還挺厲害嘛,那你們可要小心了】
今年恰逢趕上四年一屆的冬運會,肯定會辦的非常隆重,若是讓國青隊的選手搶去了風頭,衝上領獎台,那正式組可不用混了。
再想多一些,今年世青賽名額有三個,還不知道花落誰家呢。
【司空夏你小看人呢?區區一個高級連跳,老娘十一歲就出了好嗎?】
這麼暴躁果然是莊慧月,司空夏樂的差點露出牙齦。
她壞心眼調侃完後光速認錯,然後好奇道:【那教練有打算讓鶴妹妹來正式隊麼】
莊慧月:【國青隊教練好像有提,但現在想進正式隊哪有那麼容易,起碼也得比我們強才行】
會有這麼一句,是因為鶴妹妹的實力如果換做兩年前,妥妥是國家隊的未來新星。
可惜有點“生不逢時”。
大概現在聽來有些不可思議吧,但今年才開始看比賽的冰迷們可能不知道,在貧瘠的土地裡,想找一株小苗有多不容易。
現在聽來有點不可思議吧,
隻要能掌握高級連跳、有錯誤不明顯的高級單跳、低空阿克塞爾兩周跳——哪怕是沒有參加過青年國際賽、僅僅隻在國內賽斬下第一名。
那她所受到的關注就不亞於今天的司空夏,是希望之星、全村希望一般的存在。
但今年國家隊的氣運強盛。
有彆與獨苗苗年代,如今起碼能數出三四名優秀的儲備選手,她們身上均有青年大獎賽分站賽前六名、國內賽事常年名列前茅的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