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也的確如此,當初開拍的時候,導演戈爾·維賓斯基,和德普也不清楚,把傑克船長這個角色弄得這麼瘋癲古怪是否行得通,就更不用說迪斯尼高層了。
看片會的時候,那些高層牙齒都在打顫,說德普一個人就能毀掉這部電影,讓上億美元打水漂,還嘲笑德普像基佬。
直到上映後,巨額的票房收益才讓他們乖乖閉上嘴。
而且寧遠還預估錯了。
不是他想的十億,因為直到四年後,第二部上映時的07年,第一部還在為迪斯尼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加上票房,已經累計超過15億了——這隻是第一部。
除了新題材未知的風險和高成本外,寧遠的另一依仗就是韓平,或者說,韓平背後的華影。
迪斯尼可不止一部加勒比,這麼多年來,每年都有幾部,而想進入華夏市場,華影是繞不開的一關。
而且早在七年前的95年,動畫電影《獅子王》就在華夏拿到四千多萬的票房,雖然對比全球票房不算什麼,但華夏逐年增加的大盤,或者說整個華夏市場,對歐美各行業都是極大的吸引力。
再一個,就算寧遠個人出資不會太多,但拉上華影和江誌強,湊個三四千萬美元還是能做到的——單單寧遠公司總部的那層樓,貸款也能拿到幾千萬。
既然投資這部電影,寧遠不說傾儘所有,肯定也會把資源集中,至少能湊個一千萬美元,畢竟現在的彙率還是8.2。
如果不是知道穩賺不賠,寧遠也不敢有這麼大的魄力,而迪斯尼再牛,這種影片也是如履薄冰,畢竟這兩年他們也的確減少了拍片數量。
動畫電影沒有以前那麼景氣,而轉型真人電影,也隻是小賺一把,直到加勒比。
沒有把握,自然需要分擔風險,就像《泰坦尼克號》。
當初的這艘大船,投資兩億就把福克斯和派拉蒙這種跟迪斯尼不相上下的公司嚇得心驚膽顫。
而且距離現在也不過五年時間,美國的貨幣變化也不如華夏這幾年這麼大,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兩億多,除以二,分擔到每家公司頭上,也就一億多美元,跟加勒比差不多。
以韓平對寧遠的信任,如果寧遠都能砸鍋賣鐵湊一千萬刀,他肯定也不會少,江誌強也會隻多不少。
這樣一來,占比至少三成,不會對迪斯尼造成太大的威脅,又能分攤風險,隻要他們有意向談,寧遠保證會讓他們心動。
試鏡結束的時候,海默沒有說太多,倒是邁克爾,上下打量寧遠片刻後,才伸出手笑道:
“你真是個特彆的演員,這種魄力,就算在好萊塢裡麵,也非常罕見,希望能有合作。”
“我也期待,如果貴公司願意試著了解的話,我會把華影集團的董事長韓平先生請過來詳談。”
作為迪斯尼影業的老總,邁克爾怎麼會不認識韓平,聞言後,真的有些驚訝了,他沒想到寧遠能誇下這個海口,那麼……
這邊結束後,寧遠就分彆給韓平和江誌強打了個電話,兩人也都被寧遠這次的提議給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