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給自己挖坑……(2 / 2)

後來的確振作了,收複失地和不少人口,但可惜衰弱的楚國碰上了如日中天的秦國,來的還是白起,根本扭轉不了。

就像在寧遠前世,04年,香江才開始重視內地票房,程龍和周星池同時攜新片進入內地,《新警察故事》拿下四千多萬的確不俗,但《功夫》,卻超過一億七千萬,四倍的差距。

這就是非人力能扭轉,畢竟《功夫》的功夫更好看,特技也更酷炫,不到電影院根本感受不到,而《新警察故事》偏劇情流,還玩起了悲劇,即使不看電影,聽了描述再腦補一下程龍的電影套路,就大概知道了,看不看都可以。

就在這時,寧遠心裡一動。

時間差!

這時候,《功夫》連影都沒有,如果《新警察故事》進入內地,絕對沒有天敵。

這個天敵不是說沒有對手,畢竟《英雄》擺在那裡,而是說沒有相提並論拿來比較的。

對於內地觀眾來說,老謀子和程龍,身份首先就不一樣,一個是導演一個是演員,其次來源也不一樣,一個內地一個香江,而且一個古代一個現代,太多的區彆,對於觀影心理來說,不會因為看了這部而不看那部。

但《功夫》就不一樣了,同樣來自於香江,都是以演員更出名——雖然這部是周星池自導,但噱頭還是他主演,更何況,雙周一成的較量已經持續了十多年,同時出來就是自帶比較體。

《功夫》越高,也越碾壓《新警察》的空間。

如果沒有《功夫》,可能依然會被《英雄》影響,但不會有那麼強的同質化。

那麼,如果我以當初去霓虹國發行《那山》的方式,在內地發行這部電影,是不是也可以趁機賺一筆?

雖然寧遠還沒有在內地發行過電影,但當初在內地做《那山》的路演,寧遠為了推高票房,也下了不少力氣,同時跟不少院線合作。

在成立公司後,寧遠也沒有忘記跟他們拉近關係——倒不是為這部電影準備,而是他清楚,出品電影,肯定是公司未來的方向,甚至重中之重。

這時候院線還沒有未來那麼強勢,提前安排,遠比未來更輕鬆,代價也更小。

如果自己掌握發行渠道,不僅更有話語權,也更有力度增加排片。

隻要他選擇投拍的電影,質量和票房都是前世得到過驗證的,每增加一分排片,收益就不一樣。

雖然想到這麼多,但寧遠並沒有立即去說,而是腦袋裡飛速運轉,把這件事前前後後的仔細思索一遍,確認沒問題後,他依然沒有吭聲。

直到飯局結束,寧遠找了個機會,湊到程龍耳邊,說自己想跟他,以及楊瘦成和陳希東談一談,關於內地發行的事情。

之所以叫上陳希東,雖然剛剛他因為自己的話,對內地多了點信心,但更多還是將信將疑,畢竟多年的偏見不可能一下子就扭轉。

這個時候,寧遠就有些後悔之前的話,特麼的,沒事裝什麼逼……簡直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要不然的話,拿下內地的發行,代價肯定更小。

不過,這也更說明寧遠坦蕩,如果事先不說,過後火爆,就算寧遠表示自己不知情,他們會信麼?會不會遭到嫉恨和打壓?

對比當初《那山》跟韓平談判的付出和回報,這麼看的話也不算什麼壞事,畢竟寧遠也不想做一錘子買賣,持久才是硬道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