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互聯網的小夥子?(2 / 2)

正是這種先給你希望,當你以為苦儘甘來的時候,一巴掌把你扇回塵埃不說,還吐血身亡,就太悲催了,苦的讓人說不出的滋味。

因為這種深刻的揭露,才有了它的意義,當然,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倡導的意義。

否則的話,跟水滸背景一樣,人物一樣的另一本書,因為著眼的地方不一樣,就成了人們爭相追捧的小皇叔。

而水滸的意義,不在封建社會,而在近現代。

這時候包括央視在內的大部分衛視黃金劇場,基本都是一天兩集的節奏,第一集結束後,廣告人們都沒舍得換台,有的聊剛剛的劇情,有的加點火,有的端點水果瓜子花生,然後繼續。

第一集結尾讓人鬱悶,但到了第二集,又來了新的膏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不僅大人們看得津津有味,包括很多中學生,也來了興致。

這時候人教版的初二語文上冊教材,就有這部分的內容。

文字雖然給人想象的空間,但畢竟不如影視化形象,更何況不是胡編亂改,這大概也是當初王扶林要把四大名著搬上熒幕的意義,讓更多的人知道華夏的四大名著,就像莎士比亞在歐洲的影響力那樣。

這種興奮感,就像未來很多人看到自己喜歡的被搬上熒幕一樣,當然,前提是改編當好,也拍得、演得好。

隻不過,能像四大名著這麼用心的,根本找不到了,更遑論幾年磨一劍,能在細節上下功夫,在挑演員的問題上不完全注重流量、搭配老戲骨,已經算難得了。

寧遠今天晚上也沒有出去演話劇,特意到李雪刀家裡蹭了飯,跟他們一起看播出。

當然,跟寧遠一起的,還有孟輝夫婦,以及劉葉這個拖油瓶。

他們看著說著,同樣其樂融融,就像那不是他們演的,他們也是看客一樣。

第一天播完,第二天很多反饋就出來了,無數媒體都給出了正麵的評價。

當然,這也是它應得的,無論是畫麵的古樸感,還有人物的挑選、台詞,以及服化道的貼合,甚至音樂,都備受好評。

隨之而來的,自然也是《水滸傳》的熱度高漲。

這時候雖然新浪早已經成立了,但彆說微博,連博客都還沒影,自然談不上熱搜,不過,那些隻是一個表現形式,就算沒有它們,大眾的口耳相傳,也足以讓今晚的收視率再創新高。

而寧遠,則在第二天參加了學校的畢業考試,文化課方麵自然沒有問題,專業課方麵,也毫無例外的全優。

第三天的時候,張記中給寧遠打電話,說給他介紹一個朋友,順便再聊聊新劇《笑傲江湖》。

“不是咱們行當的,你也不認識,是一個做互聯網的小夥子,挺有意思的。”

當寧遠如約赴宴,看到那張熟得不能再熟的棱角分明的臉時,差點脫口而出一個臥槽!

這是小夥子?

還我不認識?

化成灰……好吧,我也不認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