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次的停課的主要責任在我。”
在秦莉的辦公室,她對坐在她對麵的寧遠道。
“因為你的迅速走紅,還有鐘曉曼和李光傑出外拍戲,給了其他學生一種,你們可以我也可以的錯覺。”
“經過過去一年的壓製,我今年不像以往那麼嚴格,隻要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戲,而且不是小到展示不了什麼的角色,我基本都批了,於是他們紛紛外出接戲。”
秦莉苦笑道:“但這麼一來,你們的早課,以及上課缺勤人數越來越多,那些老師不滿之下,就告到了院裡,隨後就來檢查一次,發現缺勤率都快一半了,就讓我把人叫回來。”
秦莉攤了攤手,一臉無奈:“但他們都簽了合同,怎麼回來?所以,院裡直接下了個停課通報,直接停課一周。”
寧遠點了點頭:“老師,這是暫時的,我跟您保證,我現在有約再身的,就剩下一部《水滸》,和香江那邊的一部電影,戲份都不是特彆重,這些拍完後,除非是特彆好的角色,並且由你過目,除此之外,大學期間我不再在上課期間接戲了,即使有也會選擇寒暑假,不給您添麻煩,也不給同學帶這個頭。”
聽到寧遠的話,看著誠懇的神色,秦莉一臉欣慰:“我相信你。”
秦莉當然對寧遠滿意,其實她不滿的,是其他學生,用一句俗語說,就是“滿瓢水不蕩,半瓢水亂晃”,用成語來說,就是眼高手低。
但拒絕多了,秦莉也很無奈,更會受到那些學生的質疑——
憑什麼寧遠可以,就因為他成名了?你這就是歧視?門縫裡看人,哪個演員不是從小角色起來的?是不是寧遠給你送禮了?
當然,更多的話他們不會說出來,但言語裡,基本都是這個意思。
既然這樣,秦莉索性放他們出去,不到外麵見識一下,你怎麼知道自己的斤兩?
課堂上對你的作業我不過是批評,批評之後我會給你更好的建議,而到了外麵,就是劈頭蓋臉的罵,剩下的你自己揣摩,再演不好還罵,你敢還一句嘴試試?立刻給老子滾!
寧遠之所以沒有這樣的待遇,一方麵寧遠演技讓導演認可,另一方麵,寧遠的努力都在拍攝前,揣摩透了,演起來也得心應手。
出狀況少,大部分都讓導演滿意,為什麼要罵?
還珠不需要太多演技,就讓寧遠一炮而紅,到了少包裡麵,他已經成了角兒,而且跟主演卓傑關係匪淺,還有出品人鄭小龍的看中,也比較尊重他。
當然,這一切還是建立在寧遠的能耐上麵,要是扶不上牆,就算再有人挺,就算不罵也得被導演撂挑子——要麼敷衍的拍,要麼他走我留。
而其他人就不同了,除非像陸易、夏宇那樣,被挑中本色出演,上來就是扛大梁的角色,導演就算不滿意,罵過之後還是會耐心引導。
而其他小角色……哪有那麼多功夫教你?你大學怎麼學的?學習前還要預習呢,你早乾嘛去了,一看就是不用心!
能不能乾?不能乾有的是人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