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寧遠的驚喜(1 / 2)

一開始,寧遠對霓虹國的古裝話劇,比如《天守物語》,簡直欣賞不來。

臉上抹著慘白的粉不說,還塗上兩團紅暈,彆說夜晚,白天看著都陰惻惻的,如果再咧起嘴笑,我滴個媽呀!

但如果拋開這種妝容,真正了解了劇情後,寧遠又佩服起來。

《天守物語》是霓虹國庫諾卡劇團的代表作,講的是一段荒誕的人鬼相戀的故事。

美麗的公主因為城主糾纏,憤而自刹,靈魂棲息在天守閣的木獅子裡。後來,公主跟城主手下的武士相愛,又被前來抓捕武士的人刺傷了眼睛。兩人準備殉情,而木獅子的雕刻者鑿開了它的雙眼,公主又重見光明。

這出戲是根據霓虹國近代作家泉鏡花的作品《姬路城天守閣傳說》改編的,霓虹國久負盛名的劇團文學座排演過,霓虹國國寶級大師阪東玉三郎也主演過同名電影。

85年的話劇版本,霓虹國的影帝,未來在《嫌疑人X的獻身》裡演石神的堤真一也演過。

而庫諾卡劇團的演出特色,是“兩個演員,一個角色”的表演方法——表演者隻管演,念白者隻管念,兩人共同扮演一個角色,倒有點像華夏的雙簧,讓寧遠他們看得津津有味。

隻不過跟雙簧比,一個是戲劇,一個是曲藝。

“其實這種表演形式,在霓虹國的文樂、歌舞伎、能樂等古典戲劇中有不少,當初我第一次看,也以為是根據咱們的雙簧借鑒的,後來才知道不是。”一旁的於曉潔說道。

寧遠訝異的看向她:“你才來兩三年的功夫,對這些都這麼了解了?”

“那是,我的研究方向就是戲劇表演。”

於曉潔揚起下巴一臉得意,然後道:

“雖然這種方式也不少,不過庫諾卡劇團也有他們的創新。”

說著,於曉潔指著台上道:

“你看,他們的服裝色彩鮮明、打擊樂也節奏強烈,給觀眾營造出一種充滿力度和幻覺的舞台氛圍,倒有點魔幻色彩,不過這種創新真的挺有意思的。”

在隨後的研討會上,有人喜歡這種方式,說道:

“我覺得這是一種‘離間效果’,也算是傳統戲劇表演方法的回歸。”

也有人不讚同這種方式,反駁道:

“我倒是認為,這是把演員當做道具使用,限製了演員的表演,也缺少表演的豐富性,未必能更好的塑造和詮釋人物。”

而這部劇的導演宮城聰卻笑著道:

“我們劇團對這種方法探索了十年,因為我們覺得,現代都市生活裡,人的語言和情感實際上是分離的,就像水和油那樣,人們都是用一種間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我主要是借助這種形式,把現代人的反思表現出來。”

這番話,讓寧遠心裡一動!

因為當初《那山那人那狗》在霓虹國大火後,有很多影評家分析原因的時候,都說了類似的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