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釋曉龍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他們說說笑笑,沒一會兒就被叫過去拍戲了。
寧遠的第一場戲,胡凱雖然想見識他的演技,但也沒有安排太難的,有序推進,這是胡凱的習慣。
而這一場,其實就是公孫策裝嗶。
作為廬州城的大才子,彆人要挑戰公孫策,但公孫策卻大剌剌道:“一起上吧!”
於是,一對三,下棋、對對子、猜謎語,三件事同時進行,結果吊打一片,引起一眾仰望崇拜。
但寧遠卻找到胡凱:“導演,這個對聯……用得不對吧?”
台詞早在之前簽合同的時候就給他了,拿回來一看,寧遠當時就發現了問題,不過他想著拍的時候再跟導演說,一個小問題應該不算什麼。
但彆人就不這麼想了。
見寧遠還沒開拍,就來挑劇本的毛病,周圍人都愕然的看過來。
卓傑走過來看了看,暫時沒吭聲,他想先知道導演什麼態度再說。
李冰也循聲望來,搖了搖頭:
“真是年紀小,這點城府都沒,你連演都沒演,上來就挑劇本的刺兒,導演和編劇心裡能舒服才怪。”
但寧遠卻覺得,有些問題不能不管,這個錯誤一旦播出,肯定會貽笑大方。
台詞由自己的嘴說出來,絕大多數觀眾可不會去罵導演編劇,最後這筆賬肯定要算在自己頭上。
如果是因為角色是個壞蛋,罵就罵吧也無所謂,側麵證明自己演得好,就像容嬤嬤那樣,但因為台詞的問題,那就不應該了。
再說了,就算知道這是編劇寫的,但你演員乾什麼吃的?如果你懂卻不改,那你也有責任;如果不懂,也不算錯怪你,你這個文盲演什麼才子?
搞笑的嗎?
儘管這不是一部正劇,屬於戲說劇,但作為過後一二十年一直在播的經典劇,寧遠不希望這個老鼠屎壞了整鍋湯——哪怕有這個問題,這部劇依然經典。
“什麼?”胡凱眉頭微蹙,詫異道。
“就是這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這個。”寧遠指著劇本上自己畫出來的標記,道:
“這是明朝才出來的對聯,可咱們這部劇的背景是宋朝。”
寧遠沒用過多的形容,單純敘述這件事。
胡凱一怔,打量了寧遠一眼,將信將疑的道:“是嗎?”
他對這個還真沒在意,主要看的是大的邏輯有沒有紕漏,隨後他把編劇黃浩華叫了過來。
黃浩華知道什麼事後,笑了笑道:
“哎呀,我們這個又不是曆史劇,那麼較真乾嘛呢,反正大部分人都不懂這個。”
寧遠古怪的看著他:“這可是中學曆史課本裡的知識,明朝東林黨的東林書院大門對聯,每個人都要背,知道的人可不少吧。”
黃浩華一怔,他還真沒想過這個,但自己的作品被一個新人挑錯,一時間黃浩華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雖說寧遠得到過鄭小龍的青睞,但當時黃浩華也在場,知道鄭小龍更多是看在他嘴裡那個‘老李’的麵子上,跟寧遠並不認識,這樣的小事肯定不會過問。
所以,黃浩華有些生硬的道:“就這樣吧,不影響的,你不要再多想了。”
————————
感謝wushuangbao一直以來的打賞,感謝稱職的小書童的打賞,繼續拜求大家的推薦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