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你平時哪有時間去學?”
“你爸知道嗎?”
……
片刻的功夫,李新就想到了一堆問題,越問越懵。
當然,對於準備充分的寧遠來說,打消李新的疑問並不難。
……
“就是這樣,李老師,我爸也知道,不信您可以問他。”
至於錢,寧遠隨口胡謅暑假的時候去市裡拍廣告掙的。
這個說辭李新沒法不信——
寧遠長得的確挺帥,被李新截胡的情書賣廢品,都讓他買了兩盒煙。
但實際上,這錢是寧遠在培訓班時,借老師的吉他彈奏的兩首歌,分彆寄給那些電台投稿。
一首是《寂寞的季節》,還有一首是《中學時代》。
前前後後的稿費,加起來也就一萬塊錢左右。
雖說這收入有些辱沒這兩首歌,但已經足夠支撐寧遠明年考上大學,以及家裡的花銷。
好在,這兩首歌的版權還是自己的。
要不是這兩首歌很能打,能不能回本都難說——
去錄音棚一個小時,也花了他兩百塊錢。
這可是98年的兩百塊錢!
雖然打消了疑慮,也幫寧遠進行了登記,但在寧遠走後,李新依然還沒太回過神。
“這個寧遠,怎麼最近總感覺哪兒不太對勁?”
“似乎……比以前更不愛說話了。”
“他能考上嗎?”
李新嘀咕道。
隨後他啞然失笑,搖了搖頭:
“我真是想太多了,這小子才學了半年,更何況長虹也隻是市裡最好的,但全國,有多少個市……”
“哎——寧遠,等等!”
李新突然想到什麼,衝出辦公室叫住寧遠!
從褲兜裡掏出兩百塊錢,李新硬塞進寧遠手裡:
“路上買點吃的。”
最後又囑咐一句:“有什麼事給我打電話,我辦公室和家裡電話你都知道。”
李新並不是多嘴的人,但寧遠離開幾天,他肯定要跟各任課教師打聲招呼。
這樣一來,很快全校都傳遍了。
畢竟是破天荒的第一份,遙不可及的明星,似乎一下子跟他們拉近了距離。
“聽說了嗎,三二班那個帥哥準備去考華戲。”
“真的假的?這麼吊?”
“我也聽說了,那家夥我見過,長得是真的帥,個兒也高。”
“切,人家華戲可不光看長相,要不然直接長得好看就錄取不就得了,多省事兒。”
“誰知道,萬一考中了呢。”
“哇塞,以後要是成了明星,說出去咱們也跟明星同學啊。”
“嗬嗬,想多了……”
“不過這勇氣,我真的佩服。”
“有勇氣是好事,但不考慮家庭情況,就太自私了,我聽說他們兄弟姐妹四個,都是寧老憨撿的,就靠他一個人磨豆腐……”
“也是,好高騖遠卻讓家裡受累,對得起他爸每天起早貪黑嗎?”
有好奇的,有期待的,當然,也有冷嘲熱諷根本不看好的,更有上升到人品的譴責抨擊。
但這些,寧遠已經聽不到了。
從學校離開後,他就坐班車去了市裡,然後坐火車去京城。
至於家裡,在來找班主任李新前,寧遠已經安排好了。
“這次,應該沒問題吧……”
躺在前往京城的臥鋪上,寧遠望著車頂思緒萬千。
深吸一口氣,寧遠臉上露出憧憬的姨媽笑:“廢話,要是考不上才有問題!”
“尊敬的旅客朋友們,大家晚上好,下麵是今晚的最後一首歌,寧遠帶來的《寂寞的季節》,這是一首……”
寧遠當時眼神就直了,腰一挺坐了起來!
“砰!”
“嗷!”
——————————
新書來了,昆侖需要大家的支持,推薦票、收藏,感激不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