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胊
一個十多歲的少年,竟然乾成了這麼大的事。
電話鈴驟然響起。
潘六月接了電話。
是林乾事打來的。
“老潘,你不地道呀,你們村那個小潘今天宴請賓客,為什麼不提前跟我們說一聲。人家縣乾部幾個部門都去了,我們鄉乾部不去行嗎?”
潘六月一愣,內心忿忿不平:“當初我家請客,請你們幾次才派你過來。現在大章家請客,關我什麼事?”
可是他嘴上肯定不能這麼說。
“林乾事,你們現在來的話,應該也還來得及吧。現在才9點多,開餐肯定要十二點以後。”
林乾事:“你等下在村口接我們,然後把我們帶進去,畢竟我們跟小潘也不是很熟。”
潘六月笑道:“林乾事你就放心吧,現在排隊去小潘家吃宴席的有很多,誰去都一樣歡迎。”
林乾事:“行,我們半小時後趕到。”
二十分鐘,潘六月隻好去路口等。
恰好看見潘大章陪老董夫婦出來散步。
他對他說了鄉裡幾個乾部現在也從鄉裡趕過來喝酒宴的事。
“好呀,歡迎呀。”
董衛東讓大章也陪村支書在門口迎接鄉乾部的到來。
幾分鐘後,一輛吉普車停在碾米房後麵,從車上下來三個人。
潘大章兩人迎上去。
“三位領導,歡迎呀,請進。”
林乾事從車上提了一件茅台酒,書記和鄉長都提了一件禮物。
“恭喜小潘喬遷之喜,這麼大的一件喜事,我們不來就覺得失禮了。”
“你小潘是月舟村人,也是我鄉的驕傲呀。我們剛剛看了電視直播,為有你小潘這樣的人物而感到驕傲。”
原來他們也是看了剛才的頒獎直播。
但是也不知道他們又是怎麼知道,他家今天請酒宴的。
他把三名鄉乾部帶到彆墅。
縣委那一攤子他們都是很熟悉的,不用他介紹,都是相見甚歡。
中午十二點多,廚師宣布可以讓客人入席了。
燃放鞭炮,吹起嗩呐。
潘塔古和潘晨光,開始安排席位。
農村吃酒宴,論資排輩特彆重要,不得弄錯。
不然會給人背後議論,甚至當麵指指點點。
好在他們兩人都是老手,人員雖多但是沒有出一點差錯。
按照農村的村俗,象大章這種年紀的少年,就算是坐席上吃飯,也是安排在最未席的。
但是此次彆墅建成,出資甚至真正的主事者就是潘大章。
來吃酒宴的大部分人可以說都是看他的麵子。
所以把他安在主席,陪董衛東夫婦一桌。
潘柴久平時不習慣於上餐桌招待客人,這次也被鄒秀花拖到中間主席。
兩人都換上了新衣裳。
彆墅內坐的十幾桌客人都是身份尊貴的客人,以及至親的親戚。
潘大章一家人隻要招待他們就可以。
庭院內三十桌都是潘屋族人或者俞督縣城店員,以及坪山礦區的員工。
後麵曬穀場上的七十多桌客人,都是封個紅包來湊熱鬨,專門賀喜的本村村民。
當然有沒有外村來的,也沒人追究。
潘大章交待潘塔古:“把那些客人封來的紅包,散席時全部退還給他們。”
塔古和晨光老頭都驚訝萬分:“啊,紅包一分不收呀?”
此時村民去吃酒宴,送紅包一般隻封六毛八分錢。
大方點的封一塊,關係較鐵的包二塊。
包五塊十塊的算是夠命的交情了。
估計那些大乾部的數額就比較大了。
八個人一桌,一桌湊個五塊多錢。
一百桌也有五六百塊。
整場算下來,應該有上千塊。
可是看大章的情形,幾百甚至幾千對他來說都是小數。
現在雖然解決了溫飽,但普遍肚裡的油水還不多。
普通人家請客吃酒席,真正的葷菜也就是豬肉為主,一桌放上七八盤菜。
有的雞肉、魚肉都不一定有。
更彆說魚丸、肉丸,鬆丸這些稀罕食物。
但是今天餐桌上不僅有豬肉、魚肉,還有雞肉、鴨肉,魚丸、肉丸,甚至美味開胃的湯。
口味還是特級廚師烹飪的。
讓吃酒席的大開了眼界。
有啤酒,米燒酒,任憑喝,不限量。
裝葷菜的盤也是大盤。
此地村民風俗,村人吃酒席會儘情的喝酒,吃肉吃菜,享受口腹之欲。
有些甚至猜拳喝酒。
但女人吃酒席,是不舍得開口吃的,要吃的話也是隻夾青菜,拌大米飯,喝湯,這些不用打包帶走的東西。
至於其他的葷菜,每人早就準備好了一個塑料袋,或者乾脆從家裡帶一個容器來。
廚房上一道菜,二一添作五,每人一筷子平均分了。
誰都不吃虧。
這道菜你少夾了一筷,下道菜你補回來。
平時普通人家吃酒宴,帶一樣器具,裝個大半碗算是不錯了。
但是今天酒席,帶來的容器裝滿堆成山,而且還在不停上菜。
有人點了數,竟然上了十六道菜。
“月舟村第一個這麼大方的人,難怪大章家會發大財。”
“關鍵是這口味,特級廚師手藝就是不一樣。”
男人們吃得滿嘴是油,連連誇讚。
女人們努力克製食物的誘惑,心裡也在暗自竊喜。
值了,六毛八的紅包吃了一餐這麼豐盛的酒席。
端回這一大盤菜去,一家人都等於過一個節日一樣了。
更令他們驚喜的是,上了最後一道菜後,十幾個人拿著紅包過來,按照上麵名字退還給本人。
“大章老板說了,今天酒宴免費吃,不收禮。”
很多人瞬時內心湧起多種念頭。
早知道老板這麼大方,就應該讓家裡人全部都來。
村民們都在誇大章真正是月舟村最有能耐最有出息的人。
畢竟免費吃的酒宴一輩子都難得碰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