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雲秀給她買了一個撥浪鼓,結果臨時有事出去了一趟,臨走前叫人把撥浪鼓放在了桌上,等她處理完了事情以後才發現那個波浪鼓還在原地放著,根本沒有被動過。
她問了伺候小格格的人,她們說小格格早就看見這個波浪鼓了,隻是就一直看著,不敢伸手去拿,等著雲秀自己回來以後,點頭同意了,告訴她這是自己特意給她買的撥浪鼓以後,小格格才捏著那個撥浪鼓玩得開心。
不伸手亂拿東西本來是沒有什麼錯的,可這本來就是給她的,她還不敢伸手,難免有些呆了。
或許也有她和雲秀還不夠親近的緣故。
雲秀心疼孩子,領著她去買了好多的東西,還特意把院子裡頭空餘的地方建了一個小型遊樂園,有滑滑梯、秋千,還有一個小沙池,帶著小格格痛快玩了一下午。
後來估摸著小格格累了,叫奶娘抱她回去睡覺,她自己也準備去換一身衣裳,結果還沒走出去兩步路,衣服就被小格格拉住了。
小格格睜著濕漉漉的眼睛,一雙黝黑的小鹿眼望著她,乖巧地問:“姨奶奶,我可以和姨奶奶一起睡嗎?”
小孩子天真純潔,喜歡一個人就想和她親近,代表著她徹底接納了自己。
雲秀彎腰:“當然可以啦。”
她帶著奶娘給小格格洗了澡,抱著小格格躺到了床上。
慶複自己在一個人睡。
她躺在床上,覺得自己有一點失眠,小孩子軟乎乎的身體挨著自己,胖胖的小胳膊也貼著她,實在讓她有一點難睡覺。
結果小格格好像意識到了她的緊張,把腦袋湊過來,小手還煞有其事地拍了拍她:“姨奶奶是不是睡不著啦?不要害怕哦,芽芽哄你。”
稚嫩的嗓音哼著聽不懂的歌,她也不懂什麼音調,就跟著印象裡的那首歌哼,哼完了還說:“這是我額娘教我噠。”
難怪。
雲秀摸了摸小格格,閉上了眼睛,沒一會兒就睡著了。
#
雲秀更喜歡小格格了,走到哪裡帶到哪裡,有時候進宮也會帶著她。
結果把胤禎酸得不行。
他特意跑到雲秀這裡來認認真真看了小格格,問雲秀:“姨姨,我已經不是你最喜歡的小阿哥了嗎?”
雲秀問:“這話怎麼說?”
胤禎撅嘴嘴:“額娘他們說姨姨有小格格。”
他掰著手指頭數給雲秀聽:“自從姨姨有了小格格,也不跟小十四一起玩了,以前姨姨還會陪十四念書,也會跟十四一起玩。”他指著外頭的院子,“現在姨姨隻陪四哥的小格格一起玩了,連有了滑滑梯都不告訴十四了。”
他下了結論:“姨姨偏心,都不愛小十四了。”
他覺得自己好可憐,本來喜歡額娘,以為額娘會寵著自己,結果等到年紀大了以後他才發現,額娘最寵的是姨姨,然後是四哥。
然後他想著四哥心裡頭總是把他放第一位的吧?結果後來他又發現,四哥心裡第一裝的是額娘,第二是姨姨,然後是六哥和姐姐紮喇芬,最後才是他,等到四哥娶了福晉以後,好家夥,他的位置更往後了。
六哥?他都懶得提六哥,他最愛的永遠都是數學化學。
小十四覺得這個世界好冷漠,他要投入姨姨的懷抱——姨姨真好,還會再跟他玩兒,也不會為逼著他去念書。
結果現在姨姨有了小格格了,也不喜歡跟他一塊玩兒了。
胤禎委屈,胤禎就要大聲說。
胤禎瞅瞅姨姨,假哭得更大聲了。
雲秀哭笑不得,誰也不會想到他居然會和一個五歲的孩子爭寵,隻能低頭哄他:“怎麼會呢?胤禎這麼可愛,姨姨不會舍得不理你的。”
哄了小半個時辰,胤禎才緩和,鬨著要玩滑滑梯。
雲秀問:“那我們小胤禎原諒姨姨沒有呀?”
胤禎心裡拚命點頭,嘴上瘸道:“難說。”
雲秀:“……”這臭小子。
等玩完了滑梯,胤禎才說起正事:“姨姨呀,白晉給你的信到了,五哥特意要我親手轉交給你的。”
雲秀呀了一聲:“這麼快?信呢?”
胤禎懵了一下。緊跟著立馬想起來了:“完了,忘記帶出來了。”
雲秀:“……”
胤禎:“哼!誰讓姨姨不跟我玩。”
“唉,姨姨陪我們小十四玩了那麼久,小十四扭頭就不認了,姨姨好傷心。”賣慘嘛,誰不會呀,說兩句可憐話,胤禎保準就會低頭認錯了。
他和他四哥一樣,吃軟不吃硬。
果然,胤禎立馬去拉雲秀的手:“我知道錯了。”
小少年挺拔著脊背認錯,看著乖乖巧巧的。
雲秀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然後就進宮看白晉寫來的信了。
之前雲秀給牛頓寫了好多信,是一次性讓白晉幫忙寄過去的,白晉妥帖地幫她送到了英國,轉交給了牛頓,過後牛頓也給她回了信,白晉本來想要親自帶過來的,但是路易十四把他留下了,讓他編撰一本關於大清風土人情的書,白晉沒辦法,隻好托信任的人把牛頓和自己信帶給了雲秀。
他信裡寫:“路易十四陛下對我的書籍之中所寫的大清很感興趣,也對您很有興趣,這本書叫做《康熙皇帝》,在巴黎出版,還沒有正式發行,我請出版社準備了樣書,寄給你看一下……”
雲秀先看了那本寄過來的樣書。
能寄過來還能到雲秀手裡的書當然是沒有任何犯禁的東西,就是嗯……白晉太能吹彩虹屁了,他書裡寫康熙天賦極高、博聞強記、公正無私等等,雲秀看著都覺得臉紅,也不知道康熙自己是什麼想法。
不過讓雲秀意外的是,這本書裡竟然單獨提到了她,一本書五十頁,裡麵有完整的兩頁提到了她,提到了牛痘和水泥還有青黴素。畫風依舊是白晉這本書裡特有的誇張的彩虹屁一樣的敘述方式,雲秀匆匆翻了翻就合上了。
有點過於羞恥。
除了樣書以外,還有白晉隨自己書信寄過來的牛頓的信。
當時雲秀寫信的時候,是用純英文寫的,有些特彆專業的詞彙她找了傳教士幫她翻譯,但是也有一些傳教士完全不懂的詞彙,所以她用了拉丁語和俄語做了備注,當時她很忐忑,不知道牛頓能不能看懂,結果現在看到牛頓寄來的信以後就放鬆了。
甚至他還提到了翻譯問題,讓她不必要拘束,他經常和彆的學者交流問題,用什麼語言的都有,他那裡有專門負責翻譯的人,甚至他們會靠這些工作吃飯。然後就是驚訝——原話是說,他久仰大清的威名,但是印象之中大清對數學和物理這方麵的研究並不十分透徹,也幾乎沒有學者會對外討論這些話題,他們是第一次收到來自大清的來信,探討數學和物理。
看到這一部分的時候,雲秀不知怎麼的,心頭一酸。
當初中國曆史上的數學發展是最早的,《九章算術》流傳已久,可顛簸動蕩的社會以及頻繁更迭的王朝讓它被埋沒在了曆史的長河裡,在這個階段,歐洲已經開始了近代科學和自然的探討,而在海的這一頭,這個王朝還在繼續沉默著。
她沉默著繼續讀信。
開頭的一封信是簡單交流了一下,後麵就是關於雲秀寄過去的信中的一些問題和提出的理論的解釋說明和探討了,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研究清楚的,雲秀匆匆掃了一眼,扭頭就找到了胤祚,把信鄭重地交給了他。
胤祚看著一封封純英文信兩眼發黑:“姨媽?這是啥?”
雲秀說:“英國牛頓先生寄來的信,上麵有很多的知識。”
胤祚眨眼:“我看不懂……”
“沒事兒,我幫你翻譯,你努努力,大清未來的數學物理都靠你了!”雲秀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她對數學和物理的了解全都僅限於九年義務教育以及大一大二的微積分和線代以及一部分的高數,大學物理她都沒學過,最多給胤祚提供一點兒靈感,在他走歪路的時候幫他撥正一下,但是讓她創新,那可能就是天方夜譚。
但是胤祚不會,他對這方麵有著天然的敏銳度,很多時候提出來的猜想比雲秀的看起來要正常的多……
一個人不能乾完所有的事情,雲秀很坦然——這麼多的阿哥,與其在這裡內卷消耗,還不如通通都派上用場對不對?
小六研究數學物理,聽說小九很會賺錢,等以後胤禛當了皇帝,就讓小九去賺海外的錢,絲綢茶葉通通不是問題,小八交際小能手也能用上嘛!還有小十、十三、十四,單拎出來可都是人才。
前提是奪嫡沒把人給禍禍完了。
這麼一想,任重而道遠啊。
胤祚捧著那堆自己看不懂的信欲哭無淚,但是雲秀略微給他翻譯了一點兒東西以後,他眼睛又亮了,變成了痛並快樂著。
因為雲秀還說:“你加油研究一下,然後有什麼不懂的、不會的、有疑問的,統統記錄下來,姨媽幫你翻譯,然後再寄到英國去,這可是免費的老師。”不僅免費,還是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啊!數學物理,微積分、光學,他都有所建樹。
而且牛頓自己寄過來的信裡也說過,他有很多的同好——他畢業於劍橋大學,劍橋大學裡的那些學者,多少都是有真材實料的。
這相當於什麼?薅英國的羊毛,給中國的曆史保暖啊,嗯……提前還債也不是不可以。
傻子才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