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樊凡在興奮之時,卻看到自家的老牛正一嚼一嚼的,性子雖慢,牙口卻磨得飛快,眼看就張嘴伸向那株剛抽幾張嫩葉的幼苗。
“住口!”他趕忙一個飛身撲過去,身子擋在老牛前,用自己的小短胳膊護住幼苗,道,“這是我的。”
幸好幸好,要是遲一些,樊凡可就成了大明的罪人。
老牛一雙眼眸盯著眼前的小人兒,低哞兩聲,仿佛在說,這怕不會是個小傻子吧,甩甩尾巴,不理會樊凡,走到彆處吃嫩草。
樊凡蹲下身看這一株幼苗,仔細辨認綠葉的紋路,自言自語道:“倒十分相像紅薯的葉子。”
因為不敢十分確認,樊凡又找了根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撥開紅薯苗根部的沙土,果不其然,樊凡看到根部掛著幾枚跟自己手掌一般大的紅薯。看來,這株紅薯已經在這生長了一段時間,經曆寒冬後,如今是初春,又抽出新苗。
樊凡小心翼翼把紅薯挖出來,一共八枚,長舒一口氣,心想,有了這八枚紅薯做種,以後起碼能吃個飽飯了吧。
樊凡知道,紅薯這樣一種在現代輕易能見到食材,實際上是明朝晚期才引進的,更是到了清朝才得到推廣。
它的原產地遠在大洋的對麵——南美洲。
令樊凡詫異的是,如今不過是明朝初中期,一個小村莊的河畔,怎麼會出現一株番薯苗呢?樊凡在河畔逛了一大圈,仔細尋找,卻沒有再發現紅薯苗,獨獨這一株。
難不成一枚紅薯能跨過整個太平洋,漂到異國他鄉的這裡?
樊凡坐在石頭上,在心裡敲算,若是按年份,如今西班牙的輪船應該已經開到馬尼拉港,番薯經由西班牙人傳入蘇祿國,也就是現代的菲律賓。
而大明的商船早就遍布整個南洋,與蘇祿國也必定有商貨往來。
可能是貨商把紅薯帶回到了大明,陰差陽錯地遺留了一枚在這裡,因為清灣河的上遊就是應天府的碼頭。
明朝的水運已經十分發達了。
也有可能是南北往來的候鳥,把紅薯的種子遺落在了這裡,雖然大部分紅薯都是靠根莖來分種,實際上,紅薯的種子在特定的條件下,也是可以發芽的,這裡水源豐沛,是個發芽的好地方。
總之,不管是哪一種原由,紅薯真真實實地出現在了樊凡的麵前。
既然隔著時空都能出現穿越,紅薯陰差陽錯出現在這裡,又何足為奇?樊凡心想,本應下個世紀才出現的中華大地的紅薯,卻因為自己的出現,整整提前了一個世紀。
是蝴蝶效應,還是老天對他的憐憫呢?
樊凡仔細用手帕把八枚大小不一的紅薯包好,這是他在大明收獲的第一筆財富。
……
……
樊廣跑過來,身上沾了不少的泥巴,看著臟兮兮的,樊凡卻覺得很可愛,玩鬨本就是孩子的天性。
“三弟,黑妞給了我兩顆紅棗,分給你一顆。”二哥伸出“小爪子”,一顆皺巴巴的紅棗躺在上麵。
樊凡知道自己不能拒絕二哥的好意,把棗放進嘴裡,還心滿意足地道:“真甜,謝謝二哥!”
樊凡對二哥的表現很滿意,這是個憨厚且善良的娃子,看來,樊家的孫一輩,還是有希望的。
一個寒門家族,若想要崛起,最重要的是和和睦睦,相互諒解。而像大伯父一家,為了一己私欲,總想著踩人一頭,又好吃懶做,這個家隻會落敗下去。
快到午時的時候,河畔大道上來了一輛馬車,噠噠的馬蹄聲摻雜著吱吱的車軲轆聲,一下子吸引了放牛娃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