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姐兒一下子成了安國公府的新寵。
就在敏姐兒剛出月子的第二日,餘五姑娘也診出了喜脈。
當下闔家歡喜。
魏若見她有了身子便也不令她管事了,而是讓瑤姐兒幫著管事。
餘五姑娘自也知道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養胎,自是從善如流的答應了。
到了七月份的時候,承哥兒的媳婦葛氏也診出了身孕。
景仁侯夫人過來串門的時候,就奉承老太君道:“您府上近日真是喜事連連,倒讓我們十分的羨慕。”
老太君就謙虛道:“孩子們歲數離的近,也隻是趕巧罷了。”
無論如何,家中添丁進口到底是喜事。
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餘五姑娘生下了安國公府的嫡長孫,她滿月後,葛氏也生下承哥兒的長子。
老太君就抱著靜姐兒笑道:“咱們這一輩裡麵,靜姐兒竟成了獨苗苗了。”
瑤姐兒原因為兩個妯娌都生了男孩,心中有些不自在,但在看到家中長輩並不因靜姐兒是女孩就偏心後,自是鬆了一口氣。
生下孩子後,餘五姑娘在安國公府算是初步紮穩了腳跟。
不過她卻沒有因此而輕狂,仍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對瑤姐兒和葛氏等妯娌仍是十分的和氣。
魏若見她品性過關,便把手上的事物漸漸的移給了她。
餘五姑娘除了一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外,其餘時候倒也做的得心應手的。
魏若也多了時間去關心年幼的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
兩個女孩裡麵潤姐兒是已經定了親的,魏若隻用盯著她的功課就行了。
橙姐兒卻仍未定親。
早些年的時候,貴妃和老夫人等人都隱隱催過魏若想要讓她早些尋女婿,但魏若總覺得橙姐兒還小。
可眼見著橙姐兒眼下都要九歲了,她就覺得在怎麼樣,自己也得先去看看各家男孩的品性了。
魏若按照慣例參加了京裡的幾場宴會後,回來心情就有些不好了。
她想她總算能明白當初成國公世子夫人為什麼那麼想定下恒哥兒做女婿了。
她冷眼看了幾家勳貴之家的這些孩子們,發現他們要麼被家中長輩溺愛太過,要麼不思進取,要麼就是有些呆笨。
總之就是各有各的毛病,如她家孩子這樣文武雙全的人才真的難找。
或者說在勳爵之家裡比較難找。
魏若忍不住揉了揉額頭,回去老君堂同老夫人和老太君說了此事。
兩位老人家聽後,都沉默了起來。
老太君就道:“當初我給你們二姑母尋親事時也是很難尋的,到最後還是覺得男孩的人品和才乾比較重要,所以就選了你們二姑父。可沒想到他竟早早的去了。這姻緣的事情總也說不準,橫豎橙姐兒現在還小,你們做父母的多看一看吧。”
魏若聞言就想起了潤姐兒的這門婚事。
當初啟和帝剛賜婚時,她在私心裡還在埋冤啟和帝。
可當她正兒八經的打算為橙姐兒尋親事後才發現,潤姐兒這門親事竟是極好的。
景王府的家風是不必說的,敦哥兒也是一個老成持重的孩子,倒比她看的那些公爵之家的孩子要強上不少。
思及此,魏若就在想,要不然她把目光在放寬一些,不在隻從勳貴之家裡麵選女婿?
不過,如果這樣的話,倒要問問李浩淼的意見了。
作者有話要說:勳貴之家裡真的很難有上進的孩子,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