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1 / 2)

國公夫人日常 嘻嘻99 12510 字 2024-03-27

第43章

眾人退下後,魏若就要坐到李浩淼身邊。

李浩淼卻一伸手將她抱入了懷中,低頭深深的吻她。

眼看著他的呼吸再次急促了起來,魏若忍不住推了推他。

李浩淼輕笑一聲放開了她。

魏若理了理衣襟後就問他:“公爺這是怎麼了?怎麼一個人在這裡喝悶酒?”

“沒什麼。”李浩淼是傳統的男子,對內宅女子秉承的就是報喜不報憂的原則。因此當魏若問他時,他像以前那樣假裝無事。

魏若見狀皺了皺眉頭。

她剛嫁進來時就發現李浩淼不喜歡和他說心事,那時兩人聚少離多,她想著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不欲和他爭吵,影響兩人之間的相處氛圍。因此那時她聽李浩淼說完後也沒再追問下去。

可看著眼下這情況,接下來至少有好幾年的時間,他們兩人要長期待在一起,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的相處模式就不能像以前那樣了。

那樣不交心的溝通方式雖然看著輕鬆,但對感情的長期發展不利。

魏若決定刨根問底。

“公爺如果有什麼事不能跟我說嗎?”魏若語氣婉轉的道:“我雖隻是個婦人但也有幾分見識。若是能夠幫的上公爺自然皆大歡喜。縱使幫不上公爺,可我知道公爺是因為什麼事情煩惱,心中也有了些底,自然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胡思亂想。”

李浩淼聽到她說她會胡思亂想時笑了起來,他沉思了片刻後對魏若道:“我.....”

或許是不習慣同彆人傾吐心事的緣故,李浩淼隻說了個我後,剩下的話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魏若耐心的等著他。

李浩淼想了一會兒後道:“要不然我們把燈關了,躺著說會兒話。”

李浩淼覺得關了燈之後自己可能會自在一點。

魏若自然答應。

關了燈之後,李浩淼說話果然流暢了許多。

“能入主淩虛閣我自然很高興,可這麼一來我們家的榮耀都太過了,不止是我,隻怕老五和老七以後都再也不能上前線打仗了。”李浩淼語氣艱難的道。

魏若沒想到她本以為榮耀的恩封之事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考量。

可在李浩淼沒有和她說這件事情之前她或許不能想到,李浩淼這麼一說她就明白了李浩淼的意思。

她輕聲問李浩淼:“您是擔心陛下忌憚?”

李浩淼在黑暗中點了點頭,又想到魏若看不到便開口道:“是的,我既有了如此的榮耀,在軍中的號召力自然不同以往,就連五弟,彆人一聽說他們是我的親弟弟,對他也會不同於旁人。所以說五弟他們再上前線就不合適了。”

“那五爺他們之後會怎麼辦呢?”魏若問李浩淼。

五爺他們還不同於李浩淼。

李浩淼到底是現任安國公,身上又有如此的榮耀,即便以後不上戰場了,朝中上下也無人敢小瞧他。

可五爺和七爺就不一樣了,總不能讓他們年紀輕輕就待在家裡吧。

李浩淼聞言沉默了半響後道:“至少這幾年,他們是要先在京裡掛個閒職了,至於以後的事情就以後再說吧。”

魏若聞言也跟著沉默了起來,就在她想要說些什麼打破這沉悶的氛圍的時候,就聽李浩淼開口說話了。

”況且這事不一定會這麼順利。“李浩淼對魏若道。

”公爺為什麼會如此說?“魏若問李浩淼。

李浩淼就道:“我們府上在朝中並不隻是朋友還有不少的敵人,那些人才不會看著我順順利利的入主淩霄閣呢。”

“那明日我們要閉門嗎?”魏若問李浩淼。

李浩淼聞言就道:“暫時先不要接待上門的親友了,一切等喧囂過後再說吧。”

魏若欣然頷首,她原打算就這麼睡了。

哪知道李浩淼卻一個翻身趴在了魏若的身上。

“你準備怎麼獎勵我?”李浩淼壞笑著問魏若。

魏若臉色通紅,她伸手環住了李浩淼的肩膀。

關了燈後,房間內便是一片黑暗。

若是有人站在這房裡也看不見旁的,隻能聽到一些類似於小貓舔食嘴巴的水聲。

李浩淼今日的心情著實澎拜,下手就有些沒了輕重。

魏若第二日早起時,看到自己身上的痕跡,臉頰泛紅。

事情果如李浩淼所說,朝野間對於李浩淼入主淩霄閣一事反應各一。

淩虛閣是高祖為了紀念同他一起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設立的,那裡麵有十二位功臣的畫像,個個都是開國時鼎鼎有名的人物,現在啟和帝竟然將安國公的畫像也放了進去。

要知道對於武將來說這才是最具榮耀的封賞。

眾人知曉後說什麼都有,又說了安國公德不配位的,也有說安國公活捉蠻族首領,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自當入主淩虛閣的。

有那對啟和帝此舉不滿的禦史們也紛紛上折子參安國公,對於這些折子啟和帝一概留中不發。

安國公府像之前上交兵權時那樣,隻管緊閉了門戶,一概不與外人接觸,當然這是後話。章

比起朝堂間對此事的褒貶不一,民間對此事的態度就要積極的多。

本朝的老百姓們不懂什麼德不配位的,他們隻知道安國公不僅率領軍隊打退了蠻族一波又一波的入侵,還活捉了蠻族的首領。對於他們來說,安國公是讓他們不必飽受戰亂之苦的大英雄。

況且安國公府從不仗勢欺人,對比那些屍位素餐的勳貴和官員們,自然是安國公府更得人心。

百姓們知道有些官員們對安國公入主淩虛閣的事情強烈反對後,極為的憤怒。

有說那些官員們成日什麼都不做就知道反對這個反對那個的,也有說那些官員們與其反對安國公還不如為他們百姓做些實事的。

民間的流言愈演愈烈,逐漸傳進了那些官員的耳朵裡。

他們沒想到百姓們會如此的支持安國公,也擔心這些流言會傳到啟和帝的耳朵裡,因此他們也漸漸的不敢再上折子了。

至此,朝廷上下才沒有再反對的聲音。

皇城內,啟和帝聽完底下人的彙報,露出了愉悅的笑容。

他從私庫裡掏錢去民間散布流言還是正確的,看那些臣子不就不敢說話了嗎?

啟和帝也是會算自己的帳的。

自古以來坐在皇位上的人最害怕的是什麼?不就是底下人擁兵自重嗎?

對啟和帝來說,李浩淼能主動上交兵權是一件極為識時務的事情,這樣一來他們雙方的顏麵都能保存。

並且,李浩淼上交兵權的行為也給後人做了一個極好的示範,他自然要投桃報李好好的封賞他。

對他來說用淩虛閣的虛榮換取安家軍的兵權實在是一件再劃算不過的買賣。

偏偏那些朝臣們像是看不懂這些事似的,一個勁兒的在那反對。

不過現在他們也不會再反對了,這麼一想,啟和帝的心情又愉悅了起來。

他吩咐人去安國公府傳旨,說是貴妃想念幾個外孫了,讓安國公夫人帶著幾個外孫進宮看一看貴妃。

安國公府

對於兒子上交兵權一事,老公爺雖說表示理解也很讚同,但他心裡到底是有些不舒服的。

畢竟對他們這些武將世家來說,兵權才是最實在的東西。

可啟和帝下的這道旨意正正的打中了老公爺的七寸。

本朝能入主淩虛閣的隻有開國那十二位功臣,他兒子是第一個沒有立國之功卻進了淩虛閣的武將。

這件事情一定會被記入史冊的,他兒子一定會名留青史。

饒是老公爺一向穩住,想到這裡也不由得激動了起來。

老太君等人在接到聖旨後也很是激動,不過因為聖旨頒下後,外麵一直有些反對之聲,她們擔心陛下會因為那些反對之聲收回旨意,因此儘管收到聖旨有一段時間了,老太君等人也沒有為李浩淼慶祝。

現下老太君等人見陛下宣魏若和孩子們進宮了,便知這事已經正式定下來了。

她們也可以為李浩淼慶祝了。

當天晚上,老太君就先在老君堂擺了幾桌家宴。

二老爺和三老爺都帶著家人們過來了。

二老爺滿麵紅光的看著李浩淼,那模樣比老公爺這個當父親的還要自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