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章 聚遼陽(2 / 2)

大明英華 空穀流韻 3499 字 2024-07-08

楊漣已經從京師回來了,與他同在遼陽的,還有兵部侍郎熊廷弼。

時至今日,熊廷弼對鄭海珠的態度,雖還談不上前倨後恭的轉變,但至少,已經不像剛領銜兵部時那樣,對鄭海珠的能力和意圖都抱有懷疑了,畢竟弄來軍餉、運籌調兵的本事是硬的,將要參戰的還有她自己的鄭字營青壯。

楊漣的態度,則更複雜些。去年熊廷弼來到遼東,說了天子點過頭的計策,讓楊漣

去與遼東將門李如柏密談、安排鬨餉時,一心要踐行平遼功業的楊漣,倒是二話不說依從了。

但今歲初回京,加演與兵部不合的假戲時,楊漣對另一樁真事是震驚的。

那便是,本門的領袖趙南星,竟真的將修宮殿和太子大婚的重要性,擺在邊關軍餉的前頭。

雖然楊漣和蒙在鼓裡的左光鬥不一樣,是曉得天子故意釣了一回東林盟主的魚,但那也正說明,趙南星對「國事天下事」的理解,歪了。

就算為了東林的聖眷更濃些、免得齊楚浙黨卷土重來,卻怎可拿大明邊患當兒戲。

還有那個被東林視作可以替代孫承宗、成為皇家筆杆子的錢謙益,神宗實錄沒見修出多少來,倒是憋著勁給趙南星措辭《四凶錄》,洋洋灑灑寫文章,恨不得筆墨就能將亓詩教等政敵淹死似的。

楊漣對此,驀地感到厭煩。

他甚至都沒有去鶴亭樓參加一次東林派的聚會,就匆匆地趕回遼陽,仿佛這樣便能暫時卸下對本門門風感到彷徨與失望的心事負擔。

現在,直麵自己曾經遵照趙南星的指令、要打擊與驅逐的鄭海珠時,楊漣多少覺得有些彆扭。

但熊廷弼和鄭海珠直接進入正題的軍事商議,將楊漣迅速拉回一個封疆大吏的本份。熊廷弼在三月頭上,已正式升任兵部尚書。

作為將要坐鎮遼陽擔任總指揮的統帥,對鄭、楊兩位副手,徹底拋開了男女之彆與黨派之爭的陋見,坦誠道:「接下來的幾個月,咱們好比是一條船上的水手,莫說沒有攻下薩爾滸、直搗赫圖阿拉,便是拿不出一兩千的建奴甲兵人頭,不必弄清楚原委的言官們來動筆彈劾,天子和幾位閣老,首先就要問咱們仨的責。」

鄭海珠眼裡,沒有怯懼與不耐,也未充盈躍躍欲試的淺薄興奮,她隻盯著掛在牆上的遼東輿圖,說乾貨:「聖上能演的本子,都演完了,熊本兵和楊軍門,還各有一出要演。待熊本兵去到鎮江毛文龍處,楊軍門在遼陽和沈陽對商賈富戶們再嚇唬一陣,努爾哈赤,一定會做出我們想讓他做的決定。」

楊漣道:「他真的會春夏之交就出兵?」

「會,越是這種自命梟雄、自詡多智的野蠻人,越到遲暮之年,越等不及要征伐出擊。」

免費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