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老兵風範(1 / 2)

抗戰之關山重重 老哲 6468 字 2個月前

“掩護我!”古滿高喊了一聲隨即就站了起來把一顆手雷狠狠的甩了出去。

商震這頭已經趕上來的士兵們都在用槍指著對麵的一個土丘。

剛才日軍就在那土丘後“嗵”的一聲打了一發榴彈,好在那名日軍的擲彈手知道敵我雙方太近,至少在射出那顆榴彈時是沒有露頭的,所以那發榴彈終究是失去了準頭。

商震帶著那幾個人對日軍扔空爆彈時那二十米距都不到,後麵的日軍距離商震他們遠了一些在五十米左右。

手雷的學名叫卵形手榴彈,圓圓的象一個雷那是中國人給起的名字。

中國人所用的手榴彈都是仿製德國M24手榴彈的,隻不過為了適應中國人的力量變成了縮小版的。

勿庸諱言,帶柄手榴彈就是比卵形手雷投擲的要遠。

不過人力所致投出的拋擲物終究是有一個限度的,能把手榴彈投出個六七十米那就算高手,能投出個七八十米那就是高手中的高高手,而若是能把手雷投擲出一百米的,怎麼說呢?鳳毛麟角!上百萬人的部隊中可能冒出那麼一個天賦異秉的人吧!

而手雷的投擲距離就比手雷要近得多,一般情況下也就是四十多米。

時下的中國軍隊本就火力弱,當然更喜歡用扔得更遠的手榴彈,可是現在那日軍擲彈手藏身的土丘可是在五十多米外呢!

商震他們這些老兵哪個沒投過手雷?哪個不擅長投手雷?

總投手雷那都是有感覺的。

這種情況就象後世冬奧會某位前世界冠軍在解說比賽時高喊:“咱們中國贏了,不用看回放了,我的眼睛就是尺!”

對,於真正的戰士來講投出去的手榴彈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他們的眼睛就都是尺!

而這時有老兵便又體會到,想把那顆手雷拋到那土丘後可不是五十米的問題。

那土丘距離他們五十米不假,可問題是那土丘自身還有近兩米的高度呢!

就那顆手雷落在這麵的土坡或者丘頂上那肯定是炸不到日軍的,而如果這顆手雷飛過那土丘的最高點再落下去的,那投擲距離可就絕不隻五十米了,彈著點可就是五十米開外了。篳趣閣

一米,或者一分米,再或者一厘米重要不?

如果這顆手雷落在平地上真就不差那個一米半米的,那目標都是在殺傷範圍之內,可是有了土丘那可就不同了,哪怕隻矮了一厘米,那手雷飛不過土丘的最高點那就到不了那土丘的另一麵土坡的。

所以誰敢說一分米一厘米不重要?

不過,最終在一眾士兵的注視中那顆手雷到底還是擦著那丘頂落了下去。

落下去了就好辦了,那手雷是圓的,在土坡上那是會往下骨碌的。

須臾,“轟”的一聲在那土丘後響起,然後煙塵便騰了起來。

隻是也不知道到底炸死了幾名日軍。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就又有一顆手雷從中國士兵這頭飛了過去。

那頭爆起的煙塵也隻是剛起來,一眾士兵就見那顆手雷直接鑽進了那煙塵之中。

這顆手雷卻是比古滿投的那顆更遠!直接就落到了那土丘的後麵。

“衝上去!把小鬼子攆出這片坑坑包包!注意掩護!”仇波高喊道。

而這時古滿也同樣端起步槍往前衝,不過他還沒忘了瞥了旁邊一眼。

他感覺剛才那第二顆手雷就是從他的側後方撇出來的,於是他就看到商震那躥起來的身影。

哎呀,商震撇手雷竟然撇得比自己還遠!

已經站起來的古滿趟開大長腿撒開大腳片子就往前衝去,撇手雷都讓商震比下去了,這往前衝可不能再讓人家比下去!

而這時商震手中的盒子炮就再次“啪”“啪”的響了起來,士兵們手中的步槍就同樣響了起來,甚至象小簸箕、侯看山、何湘才、範鏟鏟這樣扮成日軍的也同樣把手雷甩了出去。

而甩出去之前,他們也學著日軍的樣子把那手雷的引信在自己所穿著的那日式大頭鞋的鞋跟上砸了一下!

有衝鋒的,有掩護的,有投手雷的,商震他們這些老兵到底是在西安的時候經過特訓的,他們到底是打出了百戰老兵該有的樣子。

馬列主義有一句話叫作“理論聯係實際”。

什麼叫人才?更多的人才其實那都是科班出身然後又在基層之中摸爬滾打中脫穎而出的。

打乒乓球,經過專業訓練的就是沒有走上職業選手的道路也比業餘選手要厲害的多。

而士兵也是同理,經過了嚴格的訓練懂得了一些作戰理念再在戰場上廝殺那就如經曆了一場又一場淘汰賽。

隻是勝利者可以稱之為幸存者,而失敗者的代價則是自己的生命,經曆了這樣一場又一場的淘汰,幸存者的戰鬥力終有所長,而敢打敢拚不怕犧牲也隻是其中一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