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中原雄主(2 / 2)

諸天福運 我叫排雲掌 6122 字 2024-04-04

而是,燕雲大軍吃撐著了……

前文就說過,柴大都督自猛然拿下燕雲之地後,便開始著力培養自身體係的人才。

隻是時間太短,就算遍布本寨的中等學堂第一批學生已經順利畢業,可因著經驗和見識的緣故此時還不堪大用。

而整個中原北地,隨著駐守太原城的兩萬梁山大軍突然出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占據雲州的三萬金兵滅殺,第一時間宣布投靠柴大都督之後,此時的河東也已徹底納入掌握。

也就是說,傳統的中原北方全部落入了柴大都督的控製區域,乃是不折不扣的中原雄主。

這裡是中原的精華地帶,就算此時江南開始崛起,卻也還沒從經濟上蓋過北方。

以柴大都督對農業技術的了解和投入,以及符籙的幫助,以後的北方大地糧食產量,絕對不會比江南差多少。

而以中原之地雄厚的人口資源,隻要給他足夠的消化時間,恢複漢唐時代的廣闊疆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眼下,手頭連治理地方的人手都湊不齊,還是彆瞎折騰了。

他可不想折騰到最後,勝利的果實全都叫那幫子鄉紳地主,還有大宋遺留的士大夫集團占了去。

一聲令下,原本巡遊式的接收地盤之行徹底結束,柴大都督還不忘通過符籙廣播知會縮在江陵城的道君皇帝:大都督暫時放你一馬,等過幾年再繼續!

不提道君皇帝和一乾重臣如何鬆口氣,又是如何繼續折騰控製區內的百姓,繼續奢侈的各種玩樂。

另一邊,控製了汴梁的柴大都督,準備開啟遷移汴梁城部分人口的動作。

當然,最先遷移的是他最重視的皇家典藏,以及各種繳獲的珍貴玩意,最主要的是各種傳承久遠的典籍。

至於需要遷移的人口,自然是趙姓宗室,還有一乾被俘虜的大宋臣子。

柴大都督的手段算不得酷烈,卻也輕鬆從一乾大宋朝臣,以及將門家裡搜刮出了近億數量的銅錢和交子,還有價值難以估量的書畫古董,各種典籍珍玩。

得,擴建蔓延整個中原之地的符籙軌道交通的銀錢都有了,沒想到一趟汴梁之行的收獲如此巨大。

他這一聲令下可不得了,直接叫汴梁的地位一落千丈。

跟著,汴梁百萬居民全都跟著受了嚴重損失。

隻要不是傻子都知曉,若是汴梁不在是中原的政治中心,城中原本居高不下的房價就會大跳水。

接著,那些依靠服務達官貴人為生的行當,以及大量的服務人員都將失業。

另外,沒有政治中心的地位,全國各地的物資也不會齊聚汴梁,還怎麼繼續以中原供養汴梁?

消息走漏沒兩天,也不知道哪來的家夥暗中串聯,竟然鼓動城中數萬百姓齊聚大宋皇宮前的禦街,請求柴大都督立都汴梁,甚至還喊出了汴梁才是中原腹心的口號。

柴大都督哪會理會這些?

尼瑪,當他不知道,汴梁城的利益盤根錯節,彆看他將朝臣和勳貴將門,還有趙姓宗室一網打儘,打算全部遷移到幽州監視居住。

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有的是人和勢力會接收他們的勢力,然後繼續借助汴梁得天獨厚的優勢大肆斂財。

先不說柴大都督打算以海運取代大運河的功效,以後有了符籙軌道列車,也會徹底分走大運河的漕運功能。

就算隻是弄個新朝新氣象出來,他都不會叫汴梁城的舊有勢力占絲毫便宜。

尼瑪,還想依附在新朝身上吸血,想什麼好事呢?

都不需要柴大都督出麵,花和尚魯智深一聲驚天怒吼,直接震暈了差不多數百人,直接嚇得還想一哭二鬨三上吊的某些家夥心膽俱裂,根本就不敢有後續動作。

他們這才反應過來,柴大都督可是開國皇帝,不是大宋朝那幫子性格綿軟的官家,真要是惹得這廝不高興了,誰知道會不會大開殺戒?

哪一次改朝換代,不是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

就這樣,柴大都督在汴梁皇宮待了差不多一個來月,並沒有沉迷其中的意思,很快就帶著大批繳獲返回燕雲大都督府所在幽州

這一次的突然行動,算是基本上覆滅了大宋,邊淮河之南的廣闊地域,依舊控製在殘宋手裡,基本上不足為慮。

而且,這一次的滅慫之戰,並沒有真的出現大戰,幾乎是以後兒戲般的武裝巡遊開啟和結束,對於中原大地的損傷並不嚴重,甚至可以說微乎其微

因為極度缺乏治理人手的緣故,許多地方的官員依舊是大宋時期的那幫子人,隻是派駐到地方上的駐軍,有了更多的話語權,能夠暫時牽製住這幫大宋時代的官僚。

柴大都督和燕雲大都督府都在等,等他們自己培養的人才出頭後,才好大肆清理大宋時期的地方官僚集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