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看wb時,周奚這邊也收到了章牧之的電話,讓她趕緊看一下他剛發來的微信。
周奚點開,倏地皺起眉。
章牧之截屏的是rs的前20個詞條,裡麵竟有三分之二都是寧延和kr的負~麵消息。
粗粗瞥了一眼那滿屏的汙言穢語,周奚臉色發沉,轉過頭冷聲問吳應,“怎麼回事?”
“有人挑動民眾情緒來攻擊寧總和kr。”吳應回答。
周奚眉心往裡攏得更深,“有人?”
“應該是長山背後的資本。”吳應站起來,對周奚說:“我馬上去了解情況。”
na是全球頂級的公關公司,除了擅長處理負麵輿情,在輿情監測上也很有一套,這段時間na團隊一直在動態監測與寧延、周奚及kr相關的輿情,按理絕不可能讓事態發展到全網辱罵的程度。
吳應剛準備去電詢問na的負責人,對方卻搶先來了電話,正是同他彙報這件事。
鑒於寧延還在手術室內,此事看起來已不是簡單的負麵輿情,吳應決定請周奚參與處理這件事。
他讓na的負責人開了視頻會議的房間,讓季鬱彤等人一起開會。
“這是一場專業的、有預謀的輿情戰。”na負責人ada嚴肅地說著開場白。
與滕向陽找公眾號和報紙爆一點料、散播一些罪證和緋聞的散打方式不同,這一次對方做出了一整套完備、詳儘的作戰方案。
“最早發酵是在日本和韓國的社交媒體。”ada把了解到的情況告訴眾人。
五天前,日本的社交媒體上,一名普通的網友轉載了一條發布在日本汽車雜誌上的消息——德國漢能集團收購了中國第一新能源汽車企業,成為最大股東。
在轉載的同時,這位網友還配了一條評論:日本新能源汽業的機會來了,快衝啊!
從轉載和評論看,這條信息並無大礙,可離奇的是,他的這條轉載在一天之內竟然被兩千多個網友轉發,不僅如此,很多人還配上了不友好的言論。
【目光短淺,說得就是中國人】
【太棒了,我們又可以去賺中國豬的錢了】
【把日本淘汰的賣給他們吧,反正他們什麼用不來好的】
……
“一方麵信息發布在日本,另一方麵,到這裡為止,還沒有任何信息和數據指向kr,所以我們就沒有監測到。”ada簡單解釋兩句後,繼續道,“這是對方策劃的一步,而第二步就是把戰場繼續外擴,到了韓國。”
和在日本的操作一模一樣,韓國也是先由普通網友轉載了日本全網嘲中國的言論,然後全網迅速開始陰陽怪氣地嘲諷、侮辱中國人。
“韓國和日本的傳播時間其實不長,各自都隻有一天左右。但是,有人把這些外國網友嘲笑國人的言論截圖搬到了國內,並且誇大其詞,掀起民族敵對情緒。”ada說。
一時間,大家都在罵日韓,而到這一步,na的監測係統裡仍然沒有出現值得引起警惕的信息,直到淩晨12點,對方把汙水直接潑了寧延身上。
傳下去:【被賣掉的企業是國產新能源的巨頭神俊汽業,而賣掉它的人是kr資本的寧延】
除了wb,對方還在zh、公號等平台布了大量水軍,同步傳播起——寧延見錢眼開,將國內最具發展潛力,最有望在全球新能源行業裡奪得一席之位的神俊汽業賣給了德國漢能集團,從姓中變成了姓德。
聽到這裡,周奚挑起眉,插話:“kr退出神俊不是在1月份就完成?”
現在已經是2月份,過去了整整一個月的事,怎麼突然翻出來問罪。
“所以我們認為對方是蓄謀已久。”
神俊是一家做新能源汽車的企業,而kr是它的首輪投資人,也是它最長久的投資人。
約莫十年前,寧延剛回國不久,將目光放在了新能源的賽道,其中神俊就是他親自投出的。十年來,kr伴隨神駿從一家小公司一路發展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巨頭,目前市值近千億元,是不少投資機構追捧的熱門項目。
去年底,神俊開展最新一輪融資,讓無數機構趨之若鶩。但令人奇怪的是,一路陪伴的kr竟然沒有參與此輪投資。不僅如此,1月,kr還以一個不錯的價格將原先的股份儘數出讓給德國漢能集團,同時還促成了漢能戰略入股神駿,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漢能集團是全球汽車行業的三大巨頭之一,神俊有新能源的雙方是戰略合作,優勢互補。而值得一提的是,身為長期合作夥伴,kr並沒有把股份一賣了之,賺錢後拍屁股走人,而是從中協調斡旋,為雙方都爭取到了非常有價值的條件。
從商業和投資行為看,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三贏局麵。但敵方卻罔顧事實,隻是牢牢抓住神駿是國產新能源龍頭的特殊身份,有組織地在各類社交媒體上發布所謂的痛心疾首的言論,指責寧延和kr為了錢,把最具發展潛力的民族企業賣給了外國公司,讓中國企業遭受到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