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延告訴周奚,這家店是一個在圈內很有名氣的文創品牌——“Z.Gchao”的全球旗艦店。公司專注國風文化創意,已設計創作出許多爆款的IP,產品被一大批年輕客戶喜愛和追捧,是當下數一數二的國潮品牌。
“這裡是他們的創始地,而門口那些玩偶是他們的發家業務。”寧延介紹。
聽寧延如數家珍,小店員立即把他當成了自家品牌的老粉,熱情地從旁補充,“對的,我們起初隻幫客戶做個性化的人偶設計和定製,後來慢慢開始做各種各樣代表中國古代文化的IP和周邊,像那邊就是我們今年主推的《宋.韻》……”
小店員把他們帶到右邊的商品區,拿起掛在上的一個藍綠色背包,“這個包是係列裡的爆款,超多人喜歡,搶到斷貨,這個也是昨天剛到的。”
周奚把視線落在她拎著的包上,款式是年輕人最常用的帆布包,但正麵是大麵積的水墨潑染,是那種走在街上一眼能抓住路人眼球的風格。
她看了眼標價,399元,定價也貼近年輕消費群體,看得出是有很精準的消費定位和產品策略,不怪會爆紅。而如小店員所言,Z.Gchao的所有產品全是和中國古文明有關,除了今年的宋韻,去年推出的《唐.盛》和大前年讓它們一舉火出圈的《戰國.亂》,都極具個性和特色,品類也十分豐富,除了衣服鞋包配飾,還有文具餐具和辦公擺件等等,風格和設計一脈貫之,很容易讓顧客形成粘性,買完一樣再帶一樣。
而且,周奚注意到,與單純的複製還原各朝各代的器物不同,設計團隊在作品裡注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尤其是年輕人喜歡的新潮元素,讓設計出來的產品既有古風古韻,又不失前衛,而新與舊兩個矛盾的碰撞非但沒有不倫不類,反而顯得十分酷炫。
比如,她眼前這件胸前印字的簡單白T。衣服是當下年輕人最愛的oversize款,但胸口印字部分卻是很特殊的鏤空設計,她仔細辨認,“這是宋字?”
“對,黃庭堅的草書。”小店員從衣架上取下另一件黑T,“這是蘇軾的行楷,你們可以一樣買一件,做情侶裝。”
蘇黃是宋代最負盛名的書畫大家,黃庭堅擅長行楷,蘇軾多草書。可設計者偏偏另辟蹊徑,充分反映了突破常規的設計理念。
店裡又進來新客人,小店員許是想到寧延是老粉,請他們自己慢慢看,她出去接待新客人。
周奚跟著寧延逛到樓上,參觀完ZG爆圈的戰國亂,聽到現在這個係列的全套鞋子已經被炒到20萬時,忍不住讚道,“這家公司前景不錯,你們投的第幾輪?”
“天使。”
周奚一怔,回頭望了他一會兒,問:“彆告訴我是你自己投的。”
以KR的實力規模,幾乎不可能會投天使輪,除非是他的個人投資。
寧延笑著默認。
周奚打趣,“行呀,你還有精力打理私產。”
作為職業投資人,其實有一些不成文的職業規則,一般來說,除非必要,專業的投資人在任職期間,一般是不會參與到投資項目中,既是為了保證投資決策的公正性,也是為了規避利益輸送。但回國後,她發現圈子裡對這類事的邊界很模糊,遠不如國外的投資人那樣自律。
一旁的寧延注意到她話裡隻有玩笑,沒有嘲諷,試探地問:”你沒什麼想法?”
“什麼想法?”周奚反問,“你覺得我會質疑你的專業操守?”
寧延目不轉睛地注視她,沒有回答。
周奚涼涼瞥他一眼,“我要真質疑你,你會不會氣死。”
寧延笑,沒有否認。
周奚輕哼一聲,說:“我這人不僅看項目準,看人也沒差過,你要是那樣,能成為NO1?”
寧延深深望著她,眼底有情緒在翻湧。
周奚懶得理會他的款款深情,拉起他的袖子,“杵這兒乾嘛,你沒看這兒一堆監-控?”
他們所在區域就是傳說中全是典藏品的戰國亂商品展區,大約是怕被遺失,四周明顯多了不少監-控。
寧延反手握住她的手,攥在掌心裡,主動說出來龍去脈,“大概七年前……”
七年前,他被朋友邀請去參加一個地方性的學生創業大賽,由於活動規模小,又是第一次辦,連朋友都說:“項目沒幾個能看的,你就當幫哥哥撐撐場子。”
結果不出意外,卻又有意外。
“卓卓,就是Z.Gchao的創始負責人當時就是參賽者之一。”寧延說,“她當時還在美院上大四,團隊共4個人,他們一開始的創意就是做訂製古風人偶。”
但是,由於沒有路演經驗,在那次比賽中,團隊並未很好地傳達出它們的理念和未來商業路徑,所以連優勝獎都沒有拿到。
“那你最後為什麼投了他們?”周奚好奇。
“是他們在比賽後說的那段話。”寧延複述道,“我們這一代看漫威,看迪斯尼公主,看柯南、看美少女戰士,買變形金剛,芭比娃娃和奧特曼……但這裡麵沒有一個和我們中國有關。”
“中華文明五千年除了留下四大發明,還留下了巨大的文化寶藏,我們想把這些寶藏做成有意思、又有底蘊的東西,展現給新一代的年輕人,展現給世界,讓大家用國風,愛國潮,我們想做出能代表中國文化的IP和品牌。”
就是這段樸實又充滿激情的話,打動了坐在台下的寧延。比賽結束,他在後台找到正在給團隊打氣的卓卓,提出雖然他無法以公司名義參投,但是願意私人拿出100萬做他們的天使投資人,幫助他們去實踐夢想,而那次比賽的一等獎獎金才20萬。
當時,卓卓既高興又費解:“我們都輸了,你為什還願意給我們錢。”
寧延微笑告訴她,“因為,我想用你們說的,能體現中國文化的品牌。”
“一開始隻想鼓勵有思想的小朋友,沒想到他們很有天分,國風玩偶很快就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品。”寧延輕描淡寫,沒有絲毫邀功的成分。
但不影響周奚一眼看穿,“他們從定製人偶到做文創IP,應該有你的功勞吧?”
“是稍微指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