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局話鋒陡然一轉,“我怎麼聽說鴻升還準備拿民生部第三期資管計劃?”
鑒於項目還未正式簽約,鴻升並未向監管部門提交備案報告。但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好在周奚從頭到尾也沒想隱瞞。
“是有這個想法。”她大大方方的承認。
“這期計劃體量很小,規模不到2個億……”趙局點到即止,話裡意思卻很明白,以鴻升的實力會瞧中這小生意,必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另有所圖。
周奚並未急著反駁,恰好前方領隊提醒,“前麵橋窄,大家一個一個走,注意腳下安全。”
原來,他們要走過一座青石板橋到河對麵。
小橋一看就有了年頭,橋麵狹窄,還沒有護欄,隻能容下一人通行,對麵的遊客見他們一行人上去,全自覺地讓到一邊,等他們先過。
寧延特意落在周奚的身後,注意著她行進的動作,直到她安全下橋,才移開目光。
順便也聽到了她巧妙地接上趙局之前的提問,“趙局,您覺得咱們剛才過的石板橋如何?”
她問的是趙局,但另外兩位領導也偏目過來,想看看她葫蘆裡裝的什麼藥。
周奚環視眾人,不疾不徐地說,“從前鎮裡人少,這麼寬足夠大家同行,可現在呢?彆說雙向過人,就是胖點的走在上麵都要擔心掉下去。”
趙局:“你這是在暗示監管給外資的通道不夠寬?”
“不是暗示,是事實。”周奚竟絲毫不怵,“趙局,您和羅行、詹局都是經濟領域的專家,關於開放金融市場的利弊不需要聽我班門弄斧,我隻說一點,民生部為什麼要發第三期計劃?”
為什麼要發三期?因為第一期虧損,需要第二期補漏洞,結果拆了東牆沒補上西牆,還要再拆梁。
可是,為什麼一再虧損?而負責承發的機構有沒有負起責任?
這些問題,身居高位的領導們又怎會不明白?
見三人麵色沉重,一直沉默不言的寧延適時開口,“趙局,您經常說溫室裡養不出參天大樹,糧倉隻會養肥老鼠,二十多年了,是時候讓他們見見風雨。”
趙局睨了他一眼,“你以為我不知道?”
正如周奚所言,他和老羅,老詹都是學經濟出身,這些陳屙舊疾他們怎會不清楚?
趙局默了一刻,視線在寧延和周奚身上兜了一圈,“你們都想我們修橋擴路,可是橋寬了,能引來客人,也會放進來敵人。”
關於開放金融市場,讓外資和民企的金融機構有資格做更多的業務品種和類型,業界一直有一種“狼來了”的聲音。
他們反複強調,家裡的羊圈和籬笆不夠牢固,牧羊犬還不夠壯實,拚殺不過草原上作戰經驗豐富的狼群,必須挖深深的壕溝把狼擋在外麵。因為,一旦讓狼進入草原,我們辛辛苦苦養起來的羊會被全部咬死。
對此,周奚嫣然一笑,“有句歌詞不是這麼唱的,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走在左邊的詹局噗嗤笑出聲,“不是說你在國外長大,還知道紅-歌?”
“我是在國外長大,可我是中國人啊。”她一語雙關。
寧延垂眸低笑了一下,才接著說,“其實,目前我們幾大部門的監管手段和能力完全能抵禦外部風險,就像周總說的,若真的來了敵人,咱們也有獵~槍。反而是……”
他故意欲言又止,勉強笑了笑。
“反而是家裡人不好管。”羅行長歎口氣,“就說這個資管業務,那天小周來和我彙報工作思路,說想做一次新嘗試,我特彆支持,正好趁著接下來新政出台,做一個標準案例。”
寧延看向周奚,正好對上她看過來的視線。
寧延在那雙漂亮的黑眸裡看到了些許得意,是在提醒她早上那句“KR眼裡的坑,對鴻升不是”,絕不是一句漂亮話,她不僅找到了KR放棄這期項目的原因,還找到了很好的解決方法。
是的,季鬱彤放棄第三期項目的原因正是窺到監管將要重拳整治資管業務。
季鬱彤猜得一點說錯,鴻升隻要知道kr放棄這次項目就夠了。因為周奚和章牧之會很快推斷出來,以KR的專業水平,資管業務這種商業銀行都能遊刃有餘的小項目,技術型難題的存在性幾乎為零,最大可能是政策風險。
KR是在半個月前突然停止了這個項目的運行。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這個點到底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信息?
周奚吩咐人去檢索這個時間點前後與資管業務相關的所有信息,其中兩條引起了她的注意。
一是近一個月,多省監管領導頻繁調研座談資管業務,幾乎都提到要加強管理和約束。二是人行在半個月的例會上發布了一組數據,裡麵有一項新增指標,資管產品發行總額——截止今年9月,全國已發行資管產品一百萬億。
當時,看到數據的章牧之驚得瞠目,“一百萬億?”
“嚇到了?”周奚問。
章牧之抬眼看她,如實點頭。
一百萬億,這是個什麼概念?人行年初發布的經濟報告裡,我國去年M2的總量都沒有一百萬億。M2是廣義貨幣,按我國現狀,這個數據裡已經有很多是銀行放貸款等弄出的虛增貨幣,資管產品總量竟然比M2還多。
拋開專業考慮,隻要算一筆粗暴的加減法,市場上已發行的資管產品一旦出現風險,那就是賠上全國人民的存款都填不上這個坑。
而這還隻是官方可統計的口徑數據,如果再加上不在銀行發生的民間借貸平台,地方平台以及七七八八的各種野路子……
章牧之細思極恐,“難怪監管要出手。”
周奚:“而且一定是重拳。”
眾所周知,引起美國金融危機的原因就是資管產品大暴雷,結果是,美國自己的錢補不上這些雷炸開的漏洞,導致全世界不得不掏錢為他們補坑。
老美夠橫,能逼迫大家為它買單,那我們呢?按照現有的總量,除了把老百姓和國家的錢袋子掏空,還有誰能為此犧牲?
監管部門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不過,同樣是推斷出監管動態,季鬱彤評估過後,果斷選擇棄賽,因為無論什麼行業都怕政-策調整,那可是一個不慎就會要老命的。更何況,他們現在隻是推斷出要調,可什麼時候調,怎麼調,往哪兒調,調多大多深,一無所知。
而周奚的選擇是告訴羅行長,“鴻升想配合監管部門做出一個標準化項目。”
寧延很清楚,這樣一句話,鴻升不僅需要付出數倍的精力和成本,還會成為那些不標準的眾矢之的。
趁著領導們在前麵說話,寧延用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問:“你不擔心鴻升成為靶子?”
周奚目視前方,“換個詞。”
寧延:?
周奚瞥他一眼,“目標。”
作者有話要說:【投行小課堂】
1.M0,M1,M2都是基礎的貨幣概念,名詞解釋可以自行去度娘。這裡給大家用通俗點的說法來講下為什麼我文裡用M2和資管產品總量做對比。
因為,從經濟學角度講,M1反映現實購買力,M2反映的是現實+潛在購買力,就是實打實各項存款+銀行放出去的貸款造成的虛假“存款”,打個很粗暴的比方,A有5萬塊,存進了銀行,他體現在統計表裡的存款數額是5萬,而B沒錢,從銀行裡貸款了5萬(可以暴力理解為就是銀行把A的5萬存款貸給了B),B把這5萬還給了C,於是C存款也是5萬。那麼他們三個人M2就變成了:A5萬+B0+C5萬,一共10萬。但是,大家發現了嗎?真正儲蓄的錢還是隻有A那個5萬,而M2卻翻了一倍。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實際儲蓄不變情況下,M2越高,說明市場上可流通的虛□□越多,可市場商品還是那麼多,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錢變得不值錢了,也就是貶值了。這就是通脹,所以業內又把M2叫做央媽印鈔票。
對老百姓來說,M2的增加,其實是一次社會財富再分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百姓相對是被動的,而且大概率是被分配的對象,直白點就是,M2增速越高,咱爹咱媽牙縫裡摳出來存的錢貶值得越厲害,而目前,M2已經連續N年遞增了,so大家真的要建議爹媽不要太省吃儉用,該吃吃該喝喝啊,否則到頭來就是無償奉獻自己的財富。(我可,我這堂課會不會被h-x?)
————
好了,回到文中,章牧之在看見資管產品居然和M2同體量時,大家想一下,M2本來就是膨脹了數倍的現金量,而資管的雷居然和它一樣多,是不是岌岌可危呢。
**
今天小課堂內容很多了,本來想再談談資管,算了,還是改章再科普。老規矩,不喜跳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