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2)

晝夜關係 夏末秋 9295 字 2024-03-27

同一時間,千裡之外的青州。

酒店套房的會客廳裡,周奚呷了一口咖啡,聽著沙發那頭的章牧之彙報:“KR果然對這個項目有興趣,季鬱彤還帶人拜訪了前兩期的負責人。但半個月前,他們突然沒了動靜。”

見周奚點頭,章牧之繼續,“黃秘書那邊說KR並沒有走過顧部長這條線。”

昨晚下車前,周奚吩咐他去查KR是否想競逐人社即將運行的第三期資產管理計劃。

這個推測聽起來並不合理。眾所周知,KR非傳統投行,業務重心一直是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而資產管理業務屬於傳統金融展業,KR過往從未涉及過此類業務。何況,這個項目體量很小,稍有實力的機構都不會太看得上眼。

至於鴻升,單是這點蠅頭小利當然入不了眼,能讓CEO親自上陣,看中的是它能助力他們打破監管壁壘,從而拿到萬億社保基金擂台賽的入場券。

KR在監管製約上比鴻升占優勢,無需這般大費周章。不過,令章牧之警鈴大作的並非KR打過這項目的主意,而是他們明明已經走上賽道,為何臨時退賽?

“周總,你說KR這唱的哪出?”

周奚不鹹不淡的瞥了他一眼,“問我?”

章牧之笑得很皮,“你給指點下。”

周奚放下咖啡杯,語氣不急不緩,“如果這還需要我指點,你這投資總監大概需要讓賢了。”

章牧之今年43歲,任鴻升投資總監,與大部分外資投行高管擁有海外留學任職背景不同,他算地地道道的“土龜”。C大經濟學本科畢業後,先在青州一家本土小券商做行研員,然後憑借努力和實力,一步一個腳印乾到今天的位置。

周奚對他的業務能力和投資眼光十分認可,上任半年後,便力排眾議,提他做了鴻升投資部總監。

隻是,這一路摸爬滾打,他身上多少沾染了職場老油條的通病。比如,慣於在上司麵前藏拙,還有總想拍馬屁。

可惜,周奚直來直去慣了,完全不吃這一套,每每打擊得他長籲短歎。

“周總,你偶爾也得給下屬一個拍馬屁的機會才行。”

周奚斜他一眼,“KR送上這麼大的人情,想必前兩期負責人大有可為。”

對於老板跳開解題步驟和過程,直接得出答案的模式,章牧之司空見慣。

他收起玩笑,把查到的消息及推測與周奚的想法互做印證。

“KR看似想參與第三期項目,卻不走顧部長的線,而是頻繁拜訪前兩期的負責人,說明他們自始至終看中的不是這期項目,而是那位負責人。”

去年開始,社保試水資產管理計劃,第一期由國有銀行發行,虧損嚴重,無力完成兌付,不得不啟動第二期,由一家國資保險承發,雖未到兌付時間,但從底層解構交易情況看,血虧是肯定的,這才有了第三期計劃。不過,這一次負責人換成了顧部長。

對於顧部長而言,前兩期是虧是賺,功過都派不到他頭上,第三期他自然想賺,可到底要賺多少,大有學問。多得幫旁人補上前兩期的虧損,這人還是部裡一把手的親信,他仕途上的勁敵,這種好人好事,換誰樂意做?

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季鬱彤門兒清,所以她壓根就不打算走顧部長這條線,而是直奔那位虧了兩期的負責人,擺足要幫他堵窟窿的姿態。至於最後,能順利拿到第三期項目,補上漏洞,沒有造成損失和影響,一把手自然會把前麵虧損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幫親信揭過去;即使拿不到,那位怨怪的也是顧部長,KR這份情,仍然是乘了。

左右都是賺,KR這手算盤打得真好。

而一個無多少經濟大權的人社副部長,能讓KR如此花心思,還派了季鬱彤親自上陣,隻有兩種可能:一是借此討好重視他的正部長,這也是很多人最容易想到的點;第二則是這位副部長會在社保金改革試點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KR又不是搭不上部長這條線,這種迂回戰術效率太低,效果還不確定,季鬱彤絕對不會這樣乾。”章牧之斷言,“隻有第二種可能,在社保金運行上,這位副部長比部長還有話語權。”

“隻是這樣……”章牧之頓了下,看向周奚,在她眼裡看到了相同的定論——

這期項目絕對有問題,否則KR不會半途放棄。

當然,可能有人覺得,會不會是KR後來發現判斷失誤,這位副部長根本起不到作用?章牧之和周奚的答案都是絕不可能,首先以KR的人脈資源,押錯注可能性極小;其次就算押錯注,這種勢利眼的做法既得罪人又倒口碑,不可能這麼乾。

能讓他們放棄,肯定是彆有原因。

雖然這個項目鴻升誌在必得,但章牧之決定謹慎一些,“晚點我再查查這裡麵的門道。”

周奚點頭,突然問,“你覺得昨晚寧延同於瑞豐會麵是做什麼?”

“總不會是單純敘師生情。”章牧之淡淡一笑。

多年的行研經驗練就了章牧之善於看到冰山之下的本領。

在A大任教的於瑞豐突然來了青州,同一時間社保的顧部長也在,兩人還湊巧前後腳到金融中心,都是乘坐青州的公務車;而另一方麵,季鬱彤既不是寧延的私人助理,又不是同門,卻和他一起接待恩師於瑞豐,而她還曾主導示好關鍵人物……

當然,還有一個看似無關,卻最重要的信息——半個月前,GWY辦公會議通過了《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有關議案》,首輪試點就放在青州,顧部長這次來就是參加推進會。

為什麼要用國有資本充實社保金?充實!這裡釋放的信號才是今晚一係列巧合的根源。

“看來社保金多元運營正式提上日程了。寧延專程等在青州見於老,應該就是想拿到第一手消息。”章牧之對著周奚歎了口氣,“可惜,我套了黃秘書口風,他不知道這件事,至於顧部長,咱們跟他關係還沒到這步。”

周奚不以為意,“拿不到第一手消息,但該知道的,寧延這不也給咱們送來了嗎。”

章牧之想想,可不是。

若是昨晚沒在金融中心碰見寧延等人,他們沒這麼快能推測出這些重要信息。或許,這就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

萬裡雲霄,有人與章牧之發出相似的感慨。

“你們說,老天是不是覺得看KR一家玩太無聊,特地安排鴻升跟咱們碰上。”季鬱彤無奈的笑道。

幾十分鐘前,當她斷言鴻升要掉坑時,寧延不輕不重的問,“你這麼覺得?”

季鬱彤挑眉,“難道不是。”

寧延不怪她輕敵,因為她並不知周奚已窺出KR對社保基金的野心。單從吳應拿回的資料看,鴻升的確沒看出第三期項目暗藏的風險,否則不會花功夫去遊說顧部長,全力爭取該期項目。

但這一切都局限在昨晚那場巧遇前。

“鴻升和我們一樣,都是奔著社保金去的。”寧延直接說。

季鬱彤僅有一瞬的訝然,隨即慢慢道,“難怪。”

她就說鴻升怎麼會看中這期項目,還由周奚帶著章牧之親自爭取,未免太大材小用。起初,她乍以為鴻升是為了拉近和政-府部門的關係,現在稍作思考,她立馬串起另一條信息,“鴻升要在青州設立辦事處,據說是第一家落戶自貿區的外資金融機構。”

利用青州自貿區試點開放政策,爭取突破監管部門對外資投行的業務限製,再加上社保的第三期項目背書,有利政策+有效經驗,這兩大砝碼彆說其他外資,就是KR都得掂量掂量。

再想到昨晚的碰麵,季鬱彤不由苦笑,“咱們間接送了鴻升一份大禮啊。”

一旁的吳應也順通了個中邏輯,但還是抱著一點僥幸心理,“就算送禮,也得看他們能不能拆開包裝盒,也許他們沒那麼快發現呢,畢竟季總不也是偶然才知道的嗎?”

“就算一時半會找不到原因,但隻要查到我們曾意向過第三期項目就夠了。”季鬱彤睨了吳應一眼,“還有,小學弟,不要輕敵,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也許,知道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