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龍潛於淵34 散關之戰四(2 / 2)

“末將徐榮,”

“救駕來遲,懇請陛下恕罪。”

兩位將軍單膝跪地抱拳跪在劉謝麵前,一臉聽候發落的樣子。

聽見徐晃的大名,劉謝甚是驚喜,想不到又一位五子良將還是在她麾下。

至於另外一位將領徐榮,劉謝連名字都感到陌生,但昨夜此人僅率領八百鐵騎設伏,將張濟、張繡二人殺得僅以身免,足以說明此人乃是一員猛將。

“二位將軍快快請起,”劉謝一手一個將兩人扶起,萬分感慨,“若不是二位將軍馳援及時,朕恐怕早已凶多吉少。”

危險解除,剩下的便是打掃戰場。

這不是她第一次打仗,但卻是第一次見如此慘烈的戰場。放眼望去,全是屍體,目之所及,全是腥紅。

空氣中混雜的血腥以及腐爛氣息從四麵八方湧進鼻腔,感官和嗅覺的雙重刺激下,劉謝再也受不了了,直接躲入了大本營,留下種輯收拾戰場。

回到營帳中的劉謝立馬叫人找來關於徐榮和徐晃的檔案。

一經翻閱才知道,徐晃原來是楊奉的部下,而楊奉又是李傕舊部,董卓死後李傕逃跑,楊奉被朝廷收編。

至於徐榮,巧了,也是董卓舊部,董卓死後便聽命朝廷,現歸皇甫嵩管。

董卓啊董卓,你到底留了多少人才……

隻不過讓劉謝感到疑惑的是,徐晃是董卓部下的部下,現在都混到校尉了,這徐榮為何還隻是一個彆部司馬?

這怎麼官職還越混越小了?

當劉謝向種輯請教這個問題的時候,種輯難得學起文官說話不明說,“陛下可還記得當初董卓入京師之時?”

劉謝誠實點頭。

種輯這才繼續道,“早些年董卓還是皇甫老將軍部下之時,曾在處理黃巾之亂的問題上有過節。後來董卓入京師,特意讓皇甫老將軍跪在城門外迎接。”

說到此處,種輯點到為止。

劉謝聽明白了,就是皇甫嵩恨屋及烏的故事。

現在出征在外,皇甫嵩是主帥,劉謝尋思著等回京後再將徐榮調到其他地方去。

散關之急是解決了,迫在眉睫的就是皇甫嵩那邊的情況了。

皇甫嵩已經半月仍無消息傳回了,一萬大軍就跟憑空失蹤一般。

種輯根據多年行軍經驗給出一個結論——皇甫嵩很可能被圍困在某個地方。

縱觀地圖,符合敵人包圍地形的隻有一處——虎跳峽。

此地是去往平壤的必經之路,道路狹窄僅容一人一馬通過,道路兩旁又是幾十丈高的石壁,乃是設伏的絕佳地形。

而賈詡傳來的消息印證了種輯的猜想,韓遂從漢陽撤軍後賈詡和伏完立馬帶兵入城,加固防守。派出去的斥候正好探到皇甫嵩被困馬騰、韓遂圍困的消息。

賈詡的意思是,讓她這邊派人從後包抄韓、馬聯軍,他與伏完趁此平壤空虛之際一舉奪取此城。

韓、馬聯軍糧草輜重皆屯於平壤,若此計成功,失了糧草的韓、馬兩人必然退守涼州。

屆時便是她反攻涼州之時。

劉謝當即讓徐榮、徐晃分彆領兵兩千分兩路包抄敵軍,她和種輯仍駐守散關。

領了軍令的兩人當即率領兵馬前往虎跳峽。

劉謝站在城樓上看著離去的徐晃和徐榮,一副誌在必得的模樣,這倒是讓種輯很是好奇。

“陛下倒是一點也不擔心。”曆來軍隊屯糧之地,必然派重兵把守,若此次伏完未能攻下平壤,那戰事又將陷入僵持階段。

劉謝看了眼種輯,自信滿滿道,“文斂放心,朕相信伏完定能一舉奪得平壤。”

好吧,她不是相信伏完,而是相信賈詡。那可是算無遺策的賈詡,他敢走這步險棋,那必然有萬分的把握。

“我們便在此等候佳音。”

這幾日劉謝除了處理日常軍報外,剩下的時間便是履行一個身為好領導的任務——走進基層。

最開始士兵們對皇帝和他們同吃不同住還十分惶恐,後來慢慢熟悉後,發現這個皇帝一點架子都沒有,倒也膽子大起來,一起有說有笑,甚至聊起家常。

“你們想要當將軍嗎?”見關係拉近得差不多,劉謝漸漸暴露出真麵目。

一屋子的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顧無言,最後不知是哪個膽子大的吼了一句“俺想!”

“很好!”劉謝繼續引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你,你告訴朕,如何才能當上將軍?”

被指到的那個小兵想了想,十分靦腆道,“殺敵、立功,就能升官當將軍。”

劉謝點頭表示認同,但又話鋒一轉,“憑軍功確實能當將軍,但這還不夠。”

滿屋子人一臉疑惑,進軍營第一天帶他們的將軍就是這樣跟他們講的啊,怎麼到這就變了?

“那、陛下,那俺們還要咋個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