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不允許當鹹魚(1 / 2)

自打正式拜了師,林婉婉的生活便更忙碌了,原本隻是為了找個事情做(掩人耳目)才報的班,現在變成了生活裡的重點了。

梁老的其餘親傳弟子均已出師,僅剩一個林婉婉還在跟師,還不把所有精力都放她這兒呀。

原本梁老的意思是想讓林婉婉往中醫院的方向發展,便是以後不留在古都,以他親傳弟子的名聲走出去,在哪家中醫院都可以混。

不過林婉婉肯定不可能當正式的醫生啊,吃官糧裡麵的人群中,最忙就數醫護了,她哪有這個時間和精力。

為了合理化自己的偷懶鹹魚行為,林婉婉給自己編的謊是當初教她醫術的孫姓赤腳醫生,有個願望是開中藥堂,所以她想繼承其遺誌開中藥堂。

梁老對林婉婉的大口氣表示無語,開中藥堂說的那麼輕鬆,那可不是隨隨便便可以搞起來的,她想備案坐堂起碼也得執業滿三年呐。

不過對於林婉婉的中醫基礎水平,梁老還是很滿意的。理論很紮實,古醫書也背了不少,診脈水平也有。在同一批來進修的人裡,林婉婉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以林婉婉的水平,直接拉到中醫婦產科都可以了,就是還缺一個執業醫師證。

執業醫師證的考試分兩部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一年兩試三次考試。

林婉婉可以參加6月中旬的實踐技能考試,以及8月中旬的醫學綜合筆試,兩次考試都設有中醫類彆的專考。

經過梁老的觀察,他認為林婉婉已經完全具備了考證的能力,現在主要還是實踐提高,就跟著他臨診了。

跟師臨診,在中醫界俗稱「抄方」,是中醫人才培養及學術傳承的捷徑和必修課。

林婉婉在現代跟梁老抄方,觀摩他的望、聞、問、切方法——尤其是梁氏診脈法的運用,鍛煉辨證思維,學習辨證技巧。

在古代則當孫老的小藥童,不僅跟著他進山采藥,嘗百草,也跟著孫老出診。貧富貴賤在孫老眼裡沒有區彆,有錢的診費多收一些,窮人則可能還要倒貼藥費。

孫老經常對林婉婉說:「學醫三年,謂天下無不治之病;行醫三年,方知天下無可用之方。」

林婉婉也是深有體會,單以理論來說,她覺得自己很強,可是一遇實際的病人,才會明白這病人的病壓根不隨醫書記載的生啊,必須得辯證開方,方有效果。

跟西醫的統一標準不一樣,中醫講究一人一脈,一人一方,這也是中醫比西醫難以推廣的地方。

李世民強留林婉婉在長安,給她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讓她的醫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林婉婉屬於不逼一逼,就不會努力的人,鹹魚心態很重。

她並不想要萬事爭先,能衣食無憂、不為生活所困就已經很滿足。就屬於那種網上嚷著賺夠五百萬,有一套無貸款的房,就開始退休生活的那一群人。

畢竟有了金手指,不當鹹魚都覺得辜負了老天追著喂飯吃的厚愛啊。

她這個想法要是被有追求的人知道,肯定要罵死她。

對於擁有雄心壯誌的人來說,有這樣穿越兩界的金手指,那高低得整個一方霸主或者商業巨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