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緩緩圖之(1 / 2)

看望陳老師之後,林婉婉去了一趟公司,回了一趟家,還抽空遛了一趟狗。

到了下午的時候,她接到了陳老師泣不成聲的電話,對方沒有想到林婉婉一聲不吭地給她充了這麼多的醫療費。

林婉婉沒有直接說,而是選擇默默做,就是不想當麵經曆這樣激動的場麵。

稍晚一些,林婉婉又接到了小三勸退工作室老板阿杜的電話。

他那邊經過一天的調查,已經拿到了三個肝膽外科大拿的電話,隻是怎麼請動對方他就愛莫能助了,這不在他的射程範圍內。

醫院裡的事還是得找醫院裡的人,林婉婉的社交圈裡也不認識什麼醫生,想了想,還是隻能找陳老師的主治醫生幫忙。

但在此之前,她要先給陳老師的老公打個電話,探探他的口風。

一般遇到這樣的重病,多數家庭都會奔著名醫去的,因為手術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係著生存率。

陳老師的老公接到林婉婉的電話,對於這位慷慨義氣的妻子學生自然是感激萬分,一再表示這錢算是他們夫妻倆借的,以後賺到了會慢慢還她。

林婉婉並不在意這筆救命錢拿不拿得回,本身就是打算捐的,但對方有這個態度她也挺欣慰。

“還錢倒是不用,隻希望能治好陳老師的病。”林婉婉說道,“不知道師公有沒有考慮過請名醫來飛刀?”

“飛刀?想倒是想,但我們沒有門路。”

“要不,問問陳老師的主治醫師?”

“好,回頭我問問。”

飛刀這件事,是林婉婉昨晚發懸賞貼的時候,網友們給的建議之一。

飛刀是一件醫療界三贏之事,對出來飛刀的醫生是自我價值的肯定(裝逼皆賺錢的機會),對接待的當地醫院的醫生是一次學習請教的機會,對患者方更是受益無窮。

患者可以不用奔波異地舟車勞頓,家屬也不用誤時誤工、求天求地,還能解決異地醫保不好報銷的問題。

但飛刀也不是說有錢就可以的,最重要的就是當地的醫院有沒有做好接待的完善準備,彼此的信任度高不高,當地的接待醫生有沒有擔當。

畢竟所有的手術都有風險,在外飛刀的風險又尤其大。通常飛刀的範圍都是在接待醫生的社交圈以內,做熟不做生是控製風險的最好辦法,不會輕易外擴。

跟陳老師的老公打完了電話,知道了對方的態度,林婉婉便著手準備聯係陳老師的主治醫生,商量牽線搭橋請大佬飛刀之事。

隻是剛一聯係上,情況就出乎林婉婉的預料。對方竟然反問她是不是聯係好了海城肝膽外科淩醫生的飛刀,話裡話外都是對淩醫生的推崇。

對方可是教科書編審大佬的得意弟子,市場行情價,一次飛刀三萬元,包來回食宿。

這個飛刀費看起來貴,但相比陳老師直接去海城求醫問藥要省心省力也省錢多了。能請到這樣的名醫,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皆大歡喜之事。

隻要有門路,在華夏花不超過五萬的飛刀費就能請到行業大佬了。而在外麵,這點錢可遠遠不夠,翻個幾倍都是少的。

這世界上隻有病人最知道重病後應該去找誰了,哪怕此前對醫學界的事一竅不通,隻要家裡有至親病了,很快家屬們就能打聽出該方麵的專家名醫。

林婉婉隻當是陳老師的家屬一直在關注聯係的,倒沒有想到彆的地方去。

但是當傍晚她在飛機上跟陸守約一起看電影打發時間時,卻忽然福至心靈,轉頭問陸守約,是不是他幫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