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紅泥小火爐(1 / 2)

天地寂寥,雪落無聲。

寒冷的冬日,最配的食物就是火鍋。

火鍋在大唐叫暖鍋,為眾多名人所偏愛,關於暖鍋的詩句不勝枚舉。

林婉婉帶著小青玉和蕭以熏,與蕭翀、獨孤頔一起圍坐在一張林婉婉特意打造的大圓桌上,當中放著就是暖鍋,暖鍋底下燃著高檔的無煙炭火,邊上則擺滿了各種待燙的火鍋料。

有牛肉卷、羊肉卷、驢肉片、鹿肉片、魚片、蝦、蝦姑、蝦滑、凍豆腐、青菜、菘菜、蘿卜片、土豆片等等,林婉婉這兒彆的不多,就是好吃的多。

底料是番茄湯底,再扔上幾顆胡椒,在大唐絕對是珍饈了。

必須要說明的是,雖然林婉婉沒藏著番茄的種子,但番茄在大唐推廣的並不順利。

長安那邊李世民直接把蕭翀老爸蕭轉手獻上的小番茄當成了盆栽在賞玩,根本沒興趣入口,鄮縣這裡愛吃番茄的人也不多。

對於普通農戶而言,番茄既沒有知名度和高價值又不高產,會精心栽種它的人就沒幾個,也就林家莊、陸家莊和大豐莊偶有幾戶種了。

林婉婉現在吃的番茄,是她在花房裡自己種的。

他們選擇吃暖鍋的房間,是這座宅院原主人花重金打造的,深具大唐貴族特色。

具體做法是將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屋外的廊簷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屋子,效果堪比中央空調。

這種設計一般多出現在宮廷裡,貴族之家特意設計火牆的也不多,因為太費錢財。

由此延伸出來的還有火炕、壁爐,不得不說,古代的上流社會是真能享受。

林婉婉打包買下這座宅院,也算運氣。

原主人不舍得經常使用這間屋子,林婉婉就不在乎了。在大唐購買一冬天的炭,對她來說也就胡椒粒的事。

上次去海城“探望”師兄,她可是帶回來一噸胡椒粒呢,儘管揮霍,不心疼!

窗外寒風瀟瀟、白雪飄飄,窗內眾人圍爐而坐,談笑風生。

吟詩做賦是雅趣,省不了,林婉婉不得已,還是得當文抄公。

幾番酒令之後,蕭翀喝了一杯溫熱的酒,笑問林婉婉:“表妹,有沒有想過替尊師坊刻一本詩集?如此好詩,不流傳開來著實可惜。”

林婉婉連忙擺手:“不必不必,我師傅不愛揚名,更不愛四處傳播。”

獨孤頔聞言歎道:“尊師才是真的淡泊名利,某佩服,遙敬尊師一杯。”

說完端起酒杯對著西方一飲而儘。

林婉婉懷疑他隻是想多喝一杯酒,畢竟今天林婉婉拿出來的是現代梅子酒。雖然隻有十二度,可也遠不是大唐粗糙的釀酒術釀出來的酒可比。

果然,獨孤頔喝完一杯,蕭翀就又舉杯吟了一句詩,兩人短短時間內就碰了三杯。

林婉婉失笑,她還是多吃菜吧!

一旁的蕭以熏向來對蕭翀意見很大,在桌上她幾乎不說話,要說話也隻跟林婉婉或者小青玉說。

對於小青玉和蕭以熏而言,吃火鍋就是吃火鍋,行酒令沒意思,喝酒更沒意思(關鍵也不讓她們喝),兩個小乾飯人就是埋頭乾飯!

一起吃火鍋的時候最內卷的事情是什麼?

就是肉還沒燙熟,彆人就已經開始撈了!這兩小家夥就是這樣內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