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喜洋洋(1 / 2)

十月底的清晨,海風有點大,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拍打在石崖上。

林婉婉今天難得在大唐起了個大早,她一向在大唐的人設都是慵懶貪睡的(有時候是真懶,有時候是去溜去現代了),今日早起事出有因。

林氏工坊在賣掉了第二批的棉布後,開始第一次正式分錢了!

工坊裡的紡織女工按勞動強度計算每日工分,工分的作用就是在分錢的時候體現的。

這一點,在林、陸兩族的棉花種植合作社賣棉花分錢的時候,大家已經感受過了。

原本工坊裡的女工是可以拿工錢的,但是工錢和工分兩者隻能選其一。

在第一波的棉布賣掉,銅錢和普通絹帛被搬進庫房後,大家迅速統一了思想,不要工錢,隻要工分。

工錢是死的,但工分卻是活的。賣出的棉布價格越高,她們的工分價值也就越高,傻子才繼續要工錢。

這個賬,在九九乘法表由孩童們每日的背誦聲中向全族普及後,大家都會算了。

林族長本來是不同意林婉婉提議的這麼早分錢的,不年不節的開個祠堂叨擾老祖宗們,就為了分錢,多銅臭啊。

但是擋不住除了林族長自己之外,底下所有人期盼的眼睛。

陸家莊的人在賣了棉花後,就家家戶戶收入了一大筆錢,過上了好日子。而他們林家莊看起來是把工坊、棉布等等都搞得如火如荼,可是真正分到手的錢,還沒幾個呢!

也就是番薯粉絲那一波,回了一次血。

林家莊的老老小小,還是一天隻吃兩頓飯,過著勒緊了褲腰帶的苦日子呢,盼族裡分錢久矣!

所以林族長最終妥協了,麵對著昨晚林孟博帶著工坊賬房,最後一次來跟林族長確認,是不是分錢時,他鬆口了。

“分吧,今年是個大豐收之年,讓大家高興高興。”

月底分完錢,正好可以趕月初的大集,皆大歡喜。

不過為了不打擾祖宗們的安寧,林族長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沒有選擇祠堂前乾這事,而是把分錢的地點換在了工坊。

現在林家莊的範圍已經越擴越大,空地也越變越多。

祖宗祠堂前有一片大平地,學堂有一塊專門給孩子們玩的操場,原本的打穀場拓展改造成了工坊,工坊前麵原本崎嶇的山道,被林婉婉花錢壓出了一個大操場出來。

所以分錢的地方放在工坊的院子前,一點問題都沒有。

昨夜林族長、林婉婉、林孟博等人再加上工坊賬房清點賬上資產時,林族長差點被賬房報出來的數字嚇到!

小小一座棉布工坊,一個月內兩次賣棉布和棉花被的總收入,竟然達到驚人的一千一百五十六貫錢!

哪怕裡麵還要扣掉一筆收棉花的本錢,隻算剩下的錢,那也很驚人了!

也就是說,如果林家莊自己種的棉花量夠大的話,一個林氏工坊大半年就可以乾出一個上縣的賦稅了!

身為裡正,每年都要協助耆老替朝廷收稅,林族長對於十裡八鄉大概的賦稅,心裡是十分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