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收海水稻了(1 / 2)

當工坊第一間庫房裡堆了半間棉布之時,林婉婉田裡的晚稻也可以收了。

她之前分到的二十畝永業田因為是鹽堿地,種不了棉花和其他農作物,所以她種的全部是從現代買種的海水稻。

第一株野生海水稻是由研究員陳日勝發現,後來袁隆平爺爺的團隊與陳日勝合作共同開發。

海水稻是一種介於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間的水稻,具有耐鹽堿、抗病蟲、抗澇等等能力,十分適合它山堰還沒有竣工,田地大部分都鹽堿濃度超標的鄮縣。

不過林婉婉並沒有向蕭翀推薦,主要是蕭翀現在已經在造它山堰了。等這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水利工程竣工,鄮縣的良田會立刻變多的。

海水稻畢竟產量特彆依賴現代肥料,不值得在鄮縣推廣。

說實話,就是在現代,海水稻也多是在示範種植地裡,推向民間的不多。

林婉婉一共就分到了二十畝永業田,還全是對大唐來說沒啥用的鹽堿地,另有十畝口分田她又要種棉花和番薯。

若不是年初王家倒台,林婉婉趁機買了王家在小溪鎮邊上的三十畝良田,她的種植安排還要捉襟見肘。

鹽堿地想要種普通稻子,可要花費太多精力了,還不如改種海水稻。

海水稻的產量在現代也不高,平均畝產四百公斤。到了大唐缺少了機械化的輔助,產量自然還要降三四成,換算成大唐的計量單位,也就是四石多一點。

這比起去年林婉婉大力投入化肥的雜交水稻產量來說,可是天差地彆了。

按說就是一年前,大家在田裡能收到2石的稻穀,都要歡呼雀躍、奔走相告慶祝了。

但經曆過一次畝產十五石產量的洗禮,林婉婉田裡的莊客們對於今年晚稻的產量可就大為失望了,甚至都不敢來跟林婉婉彙報。

好在林婉婉通過給他們發的獎賞,肯定了他們的勞動成果,才讓這群以為自己犯了錯的莊客們又打起精神來。

族裡田地少,去年得了林婉婉雜交水稻種的族人們,因為不像林婉婉一樣可以往田裡倒化肥作弊,所以畝產自然沒有去年林婉婉田裡的那樣高,但也有個八、九石。

對於大唐的田舍漢們來說,這就已經是值得開祠堂祭拜老祖宗報喜的大豐收了。

在為族裡的豐收高興過後,林族長得知了林婉婉今年永業田裡的晚稻畝產量,立刻不開心了。

他很替林婉婉氣憤,甚至向林婉婉提議把那群好吃懶做、糊弄主家的惡莊客們都給辭了。

明明都是林婉婉拿出來的糧種,為什麼卻偏偏她自己的田裡畝產最低,這要不是她的莊客們不上心,誰信啊。

“族長叔,真不怪莊客們的事,你忘啦,我的永業田可是鹽堿地啊。”

林族長氣哼哼道:“那去年你不是也在那田裡種的嗎?去年不就好好的,畝產可有十五石哩!”

林婉婉難道要說,去年是因為她在現代買了很多很多改善鹽堿地狀況的肥料嗎,她隻能是半真半假地說了。

“族長叔,你所有不知,我今年種的這批水稻跟給你們的水稻品種不一樣。給你們的糧種產量高,但口感差,我自己田裡種的呀,產量雖低,可口感好哩,不信你拿幾鬥去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