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出意外了(1 / 2)

這日依舊是前院收棉花,後院軋棉籽地忙碌著。一群群衣衫襤褸的田舍漢,帶著老婆孩子推著堆得高高的板車,來到林家莊的林氏工坊前排隊。

孩子們可不像大人那麼有耐心,他們可等不及慢慢排隊。在五分鐘就能交到一個好朋友的年紀,就不可能乖乖地挨著大人。他們三五成群湊在一起嬉笑玩鬨,家長們要守著自己的棉花,沒有太多的精力管他們,隨他們鬨。

農村的孩子不像城裡那般規矩多,也沒有城裡娃精貴,放養的特彆多。

小青玉最近算是找到大部隊了,每天一放學,就帶著她的動物軍團雄赳赳、氣昂昂地來到工坊邊,引誘外來的小朋友圍著她一起玩兒。

因為是在林家莊裡麵,到處都是族人,雲裳等人也就不用時時看著小青玉,大部分時間隻有她的貼身侍女蓉蓉跟在她身邊。

收棉花的庫房裡棉花堆積如山,又白又柔軟。在大人們的眼裡,這些棉花就是米糧和布帛、銅錢,但在孩子們的眼裡,這就是天上的雲、地上的雪。

孩子們快樂地脫了鞋,跳進裡麵玩耍,忙著稱量和算錢的大人們根本沒有空管他們,最多就是吵到自己身邊時嗬斥兩句,讓他們趕緊離開,不能在棉花垛裡玩,把雪白的棉花給弄臟了。

林婉婉在這個時間一般都不會待在大唐,早就借著午休的名頭,閂了門,躲進自己的房間,回到現代坐在電腦桌前,看關於印染和織造的視頻學習。

她得現學現賣,林家莊所有的娘子可都眼巴巴等著她教呢。

悲劇發生前,誰也沒能預料到。

張三旺一家住在山溝裡的農戶,因為夠窮,春天的時候也分到了縣衙賒給他們的棉花苗。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耕種和學習,終於在這個秋天獲得了豐收。

颶風之前,他們這些賒過棉花苗種了棉花的村莊,都得到過縣衙的搶收令通知。

對於一個會派人下鄉教田舍漢們怎麼種田的縣令,大家都奉若神明。因此蕭縣令說有颶風要來,必須搶棉花,大家就二話不說乾了。結果也果然令他們逃過了一劫,在棉花上沒有什麼損失。

今天張三旺一家帶著激動的心情,跟著左鄰右舍一起推著裝滿了幾大袋棉花的板車,翻山越嶺奔波了兩個時辰趕到林家莊工坊賣棉花。

在沒有換成絹帛和銅錢之前,棉花能不能賣上一個好價格,始終是懸在眾田舍漢心上的頭等大事。

一直到排隊輪到了自己,並如願以償地賣掉了曬乾的棉花,拿到了足額的絹帛和銅錢(絹帛在大唐是跟銅錢一樣重要的貨幣,有些地方甚至比銅錢更受歡迎,因為銅錢常因貴族私鑄而貶值),這口懸著的心才能放下來。

來之前,張三旺可是親眼見到鄰居家的棉花拉出去又拉了回來,說是工坊收購員嫌棄他們家的棉花曬得不夠乾。

從他們村莊到林家莊,推著板車走不了山道,跑一趟要近兩個時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大早拖著板車出去,再被原封不動地退回來,有多打擊人可想而知。

但是大家又不舍得把棉花曬得太乾,因為水分每多曬掉一點,那分量可就變輕了一點啊,棉花是按重量計價的!

田舍漢們雖然沒有讀過書,認過字,可這點小聰明還是人人都有的。

因此每個來賣棉花的人,心都是提在嗓子眼的,就怕自己也被退貨,從而白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