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五章 被人惦記了(1 / 2)

要說最近望海鎮上最火的一個買賣,那肯定就是林家莊的流動粉絲攤了。

一斤粉絲三十八文錢的價格,對於普通平民百姓來說自然是日常買不起的高價。但對於鄉紳地主及富農們來說,則是個可以接受的價格。

大唐人閒著沒事就愛辦各種宴會、詩會,對於菜肴的需求量自然也多。

番薯粉絲的價格和定位,剛好既可以登富貴之門,又可以入尋常巷陌。

除了散賣,林家莊的粉絲還通過孫鋤藥及他的手下,以二十斤起售、三十五文每斤的價格,兜售給了望海鎮及小溪鎮的酒樓、客棧。

相比散賣,顯然是跟酒樓的大訂單,更值得下力氣。

林家莊打著買粉絲送菜譜的營銷手段,很容易就敲開了市場大門。

尤其是那道蒜蓉粉絲蒸扇貝,不僅賣了粉絲,還把原本在市場上沒什麼銷量,一般都是海民小孩趕海撿回來喂家禽的扇貝一下子變成了行俏貨!

拿出菜譜時就早有準備的林婉婉,自然也提醒了族裡捕魚的族人捕撈扇貝。

從前貝殼類的海貨賣不上價格,還占分量,海民們都不太愛撈它們的。

但這次經過林家莊的粉絲兜售,以及各大酒樓紛紛推出的“蒜蓉粉絲蒸扇貝”新菜後,扇貝一下子就上了唐人的餐桌。

因為從前大家夥對貝殼類沒什麼想法,所以近海海底有著特彆多的貝殼資源,扇貝自然也不例外。

林家莊的漁夫們拿著三叔公特意打造的大靶子,再放上拖網,開著船在近海開個幾海裡,把拖網和大靶子撈上來一看,一網就能網到上萬個!

扇貝的買賣是粉絲的搭頭,因為量大,並不能賣上什麼高價的。

但架不住扇貝是無本買賣啊,隻要開著船費點力氣去捕撈,就能換錢,海民們又有什麼不願意的?

起初貨物最多的漁船碼頭上,還隻是林家莊一個地方在賣扇貝,漸漸的這股風就刮了開。

華夏人最不缺的就是跟風速度了,能換錢的事,大家肯定上心。

不久之後,碼頭和市場上的扇貝,就多到一文錢就能買一斤的程度。

因為太便宜了,不少普通老百姓也開始買起來。吃不起當紅的新菜蒜蓉粉絲蒸扇貝,就吃個扇貝也能過過癮。

三千斤的粉絲聽起來多,但其實真正進了市場根本就不經賣的,幾天功夫就全賣光了,最大的主顧就是各酒樓和貴族之家。

賣完了番薯粉絲,自然就又到了分錢的時候。

這次分錢是跟各家拿出來的番薯成正比的,每家每戶能分到兩貫到三貫半不等,屬實把人樂壞了。

那些被颶風吹塌了房,暫時都住臨時搭的茅草屋的人家,頓時盤算起造新房子的事了。

村裡“拆遷戶”們的青磚瓦房,是最令人眼紅的事。

相比起采光不好、形狀土氣、屋頂低矮的石頭房,青磚瓦房可要上檔次多啦!

颶風帶來的陰影因為番薯粉絲的熱銷,頃刻散去。

整個林家莊現在都乾勁十足,就盼著在棉花上再發一筆錢財,然後開始統一造新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