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三章 第一份家族事業(1 / 2)

鄮縣其他鄉鎮之事自有蕭翀這位鄮縣父母官操心,林家莊這邊在颶風之後,已經開始忙碌起來。

雖然這場颶風讓不少人家的房子都出現了損壞,至於茅草土坯搭建的房子,更是全都倒了,但因為有林婉婉在,不但可以用海貨跟她換難得的瓦片,還讓族裡多出了一個番薯粉絲的副業。

棉花到底值多少錢,大家沒有概念,但粉絲值不值錢,大家心裡很清楚的呀!等這批粉絲做成了挑到鎮上去賣,必能換回很多粟米和布帛!

相比其他的村莊,以海為生的林家莊,損失算是最小的了——因為他們的地非常少,種的番薯等糧食都在颶風前就由婦女們搶收成功。

而族裡的男人們,自然跟陸家莊的男人一起搶收兩個莊共同種植的棉花了。

與林家莊相隔不遠的陸家莊,在這一次的颶風中,損失比林家莊大得多了。他們畢竟是純正的農戶,每戶人家的地都比林家莊的多多了,種的農作物自然也多。

這一場凶猛的颶風,給田地帶來的損害是肉眼可見的,不知道有多少本該不久後可以收割的莊稼就這麼被颶風刮倒在了田地裡。就算僥幸頂過颶風活下來的莊稼,也是折枝傷根、葉片受損。

尤其是受過颶風摧殘的晚稻,之後的抗病害能力會大大降低,不但有蟲害的威脅,還極有可能爆發植物疫病。到底能不能撐到十月份收獲,又能有多少產量,真是完全不確定。能保證有往年一半的收成,他們都要感謝上蒼了。

因為這件事,陸家莊的人就算是開始曬棉花了,情緒也不高。

畢竟棉花這東西又不能吃,能換多少錢還是個未知數,可田裡眼瞅著要減產的糧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損失。

叫他們這種看天吃飯的田舍漢,如何能鬆快得起來。

不過他們也算是幸運的了,能跟林家莊在同一個裡,當初用粟米換了不少番薯種子。這次番薯倒是收獲不少,高產作物那產量不是大唐普通農作物可比的。

而且還正好趕天時,讓大家都在颶風來臨之前挖出來了。

除了番薯,這次林家莊的樂安鄉君,還打開自家的糧倉接濟附近住房倒塌、受災特彆嚴重的百姓。

有林婉婉的救濟和番薯的存在,至少陸家莊和大豐莊的人,在秋收之前不至於斷炊喝西北風,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當然,要想吃得多飽多好,那真是想多了。他們看天吃飯的農民,在秋收之前遇到這麼大的颶風災害,沒餓死人就不錯了,怎麼還敢奢望敞開肚子吃飽呢。

不管日子如何艱難,過肯定還是要用儘力氣往下過的。

現在兩莊所有乾淨的空地上,都曬起了棉花。為了曬棉花,大家都在之前農閒時,上山砍新竹,編了不少的竹席。

孩子們最是無憂無慮,第一次見到曬穀場上雪白的棉花,樂得跟什麼一樣,嘴裡喊著“白雲”,紛紛跑過去想在上麵打滾撒野,被家裡大人捉住了一頓竹板炒屁股肉。

這些棉花可都是大人們的寶貝!

今年的稅再過一個月就要開始收,棉花能不能按預想的換來那麼多葛麻和糧食,就看曬完之後的事了。

林家莊除了曬棉花,還要做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