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半夜起火(1 / 2)

林孟禮家的那隻寒瓜就是以十三金的價格,賣給了餘姚虞家娘子的。十金還給了林婉婉,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家淨賺三金,把全家都樂瘋了。

族裡人見了也想讓林孟禮幫著賣,但林孟禮卻不太敢接這生意。

他每天光是記賬學習都已經耗儘心力了,給自己家裡賣瓜是分內的事,給族兄弟們賣瓜那就沒那麼積極了。

拿回扣吧,名聲不好聽不拿吧,這畢竟是價值巨大之物,萬一有個差池怎麼辦?沒好處還得承擔風險,他乾嘛吃力不討好做這事?

因此對於族兄弟們的托付,他都是應付為主。也就是林孟博和林孟津、林孟行三個他嫡親的堂兄弟家的寒瓜,他在認認真真幫著推。

這三家的寒瓜很快也以同樣的價格被賣了出去,一時之間,他們這一支全都喜氣洋洋。

族裡漸漸有了酸話,好在林孟禮不常在家,也就隻當聽不見。

另外三家自然也不會到處嚷嚷,低調再低調。

族人們酸溜溜地問起他們寒瓜賣了多少錢,女的隻說不知道,男人管大事的,男人也說不知道,女人管錢的。

好在這種情緒也沒維持太長時間,因為林家莊手握壟斷式的寒瓜,賣出去是遲早的事。

很快彆家種了寒瓜的,也陸續以十二、三金不等的價格賣了出去,隻有少數兩家想奇貨可居,還沒出手。

其中一戶就是林青玉的親爺奶家。

林孟忠和林孟義兩兄弟自從寒瓜開始有兩個拳頭大小時,就一直輪流睡在院子裡,看守寒瓜了。

到現在彆家都已經賣了,了卻一樁心事,他們家心還提著呢。

這件事主要是林青玉曾經的小叔,生了兩個兒子的林孟義在拿主意。

若是按林孟忠夫婦倆的想法,有機會十二金都該賣了,錢財落袋為安方為上策,寒瓜畢竟放不起啊。

今天值這價,萬一明天貴人們不愛了呢,那賣給誰去!

但是老大林孟忠因為隻生了兩個女兒,在家裡一向是屬於埋頭苦乾,沒什麼發言權的。

因此他弟林孟義說服了爺娘要把寒瓜繼續囤著賣高價,他們夫婦倆也隻能聽著。

林孟義會動這個心思是因為在碼頭賣魚之時,他無意間從外地客商那聽說了現在錢塘縣裡的寒瓜都賣到十五、六金一個了,而且這些寒瓜還都是從鄮縣流出去的!

此時的大唐,除了西域能種植出一些小而品質差的寒瓜外,其餘地區還沒有引進寒瓜種植技術的。市麵上在流通的,也就是鄮縣這一批林婉婉從現代帶來的了。

這樣優質的寒瓜,在錢塘縣賣出天價一點都不稀奇。

畢竟在長安,比鄮縣的寒瓜品種差得多的西域寒瓜,人家有錢都還買不到,隻供皇親國戚呢!

從古至今,有錢人的奢靡快樂永遠是底層人無法想象的。就像紅樓夢中大觀園一頓宴席,就吃掉劉姥姥這種中等人家一年的花費一樣。

林孟義自從聽到了寒瓜從商販手裡倒一手再賣給貴族就有十五、六金這件事後,便怎麼都不舍得賤賣了自己的寒瓜了。

跟他比較要好的一位遠堂兄得到此消息後,也是跟他一樣的心態,都不舍得賤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