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大唐的工匠(1 / 2)

這一覺睡得非常沉,但天亮以後林婉婉還是被小青玉鬨醒了,她困得連眼睛都睜不開。

有了娃,想睡個懶覺真的是不容易,除非跑回現代打時間差。

宅院裡伺候的奴婢就一個鴻雁,不過也夠了。大部分的事林婉婉都可以自己做,鴻雁主要就是給娘倆梳頭。

這院子裡還沒開夥,洗漱完,林婉婉就抱著小青玉上了馬車去街上吃早點。

大唐人愛吃餅,胡餅、蒸餅、湯餅等等各種餅。當然,若準確的說這其中隻有胡餅是現代人理解裡的餅,其餘的都隻能算是麵食。

比如蒸餅就差不多算是用籠屜蒸的饅頭包子一類,而湯餅又比較接近刀削麵、麵疙瘩等吃食。

林婉婉母女倆出門逛了沒多久,就被街頭移動攤上香噴噴的芝麻胡餅吸引了,從主子到奴仆人手一個。

又可以讓我們的詩史白居易,來給大家做個美食介紹了“胡麻餅樣學京都,麵脆油香出新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楊大使”都因為胡餅變成了饞貓,用一種詼諧的調侃語調側麵描寫出了胡餅的美味。

關於這一點,林婉婉覺得詩史不愧是詩史,胡餅確實很美味。

詩史寫的詩就是寫實接地氣,直接就可以拿來當成大唐旅遊指南和曆史攻略看,跟盛唐那位浪漫主義的動輒“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誇張的李白不太一樣。

母女倆坐在馬車裡麵吃著胡餅,帷幕遮住了旁人的目光,不必在意形象,實在是愜意得很,吃著吃著就到了縣衙後院門口。

將最後一口餅咽下,林婉婉替小青玉擦乾淨嘴角沾著的芝麻粒,然後抱著她下了馬車。

蕭翀今日還沒起,據他的侍從說是因為昨夜伏案工作到深夜,因此才起晚了,但林婉婉對此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不知為何,她就是覺得蕭翀會是那種愛睡懶覺的散漫人。要不然也不會從家族裡帶那麼一大群人來赴任,替他分擔公務了。

他也就是當了大唐縣令,肩上壓著的事太多,不得不忙,不然估計會是個睡到日上三竿,然後再看看書、釣釣魚,路見不平管個閒事的人,深刻詮釋了“君子無端,素然有方”之新意。

林婉婉和小青玉在堂屋裡沒有等太久,蕭家廚娘剛把燉好的燕窩銀耳粥端過來,蕭翀便也一身清爽地過來了。

今日的蕭翀又是一身半舊的袍子,一如既往地灑然不羈,不講究衣著。

跟其他油頭粉麵、穿金戴銀的紈絝子弟不太一樣,他是屬於無需衣裝點綴都能顯出一身尊貴來的真正世家子弟。

寒暄過後,分賓主落座。

本來吃了胡餅林婉婉是不打算再吃了,但這燕窩粥看著實在美味,於是又跟著一起吃了一碗。

用完早膳,林婉婉便向蕭翀告辭了,對方天天忙得跟狗一樣,確實也沒空留她。

出了縣衙,林婉婉帶著小青玉去自己新買的鋪子裡看裝修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