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挖土救象(1 / 2)

<ins></in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p>

林婉婉打開登山包,裡麵放了全套的野外應急用品,其中多功能斧錘、20米救援繩、多功能洛陽鏟,這三樣算是目前最有用的工具。</p>

林婉婉先是把救援繩的一端綁在了不遠處的熱帶樹上,一端綁在自己腰上,這樣她可以跳下去一試。不過,當她往泥潭走時就發現行不通了,繩子還是短了一點點。</p>

“好吧,看來隻能用挖土這個笨辦法了。”</p>

林婉婉收起救援繩,走到泥潭邊,從背包裡掏出多功能洛陽鏟,準備挖土。隻要把地麵挖低了,小象自然就能出來了,就是比較費時費力。</p>

太陽高懸東方,炙熱的陽光穿過樹葉落在地麵。</p>

林婉婉戴上遮陽帽,戴上防滑勞保手套,握緊了多功能洛陽鏟,朝著地麵垂直往下鏟,鋒利的鏟頭一下子就深入了泥土之中,稍用力一扭一拔,就帶出來一塊圓柱形的泥土塊。</p>

其實洛陽鏟也叫探鏟,最早是盜墓賊發明了用來盜墓的。之後又因其出色的鑽探功能,很快就被華夏的考古界所青睞。對於盜墓賊和考古專家來說,使用洛陽鏟來辨彆土質已經是基本功了。</p>

發展到現代,很多打井人也喜歡用洛陽鏟,還有專門的電動洛陽鏟,專門用於在井下挖土挖孔,比鐵鍬好用多了。</p>

而對現在的林婉婉來說,這工具太方便了,挖土開溝無堅不摧,一上手,她就知道有戲。</p>

就這樣,林婉婉一鏟接著一鏟,穩穩當當地挖著土。</p>

尋常身強力壯的青年在使用洛陽鏟挖了二十多下後,必定會累得氣喘籲籲。無論盜墓還是考古,那都是個體力活。畢竟大部分情況下,土越往下挖越緊實,自然也就越費力氣。</p>

好在林婉婉的身體經過時空門的改造,已不能按常理度之,這樣強度的挖土,對她來說還是挺輕鬆的。</p>

挖了幾十鏟之後,地麵已經被往下挖了有一米多深了,小象一抬腿,林婉婉再輕輕一拉,就把它拉到了新挖的這個深坑裡。</p>

然後林婉婉站在坑裡往上看,這次把洛陽鏟當成了攀登柱,直接往坑壁的上端一插,借著力就跳上去了。</p>

小象的求生欲也很強,抬起前蹄試圖靠自己爬出來。</p>

這種高度,隻要給小象足夠的時間,它是能折騰出來的,但是林婉婉不想在這裡繼續待下去。日頭漸高,越來越熱,她已經在這裡耽誤了好久,不能繼續等下去。</p>

所以林婉婉再次伸出手,抓住小象的前蹄,用力把它拉了上來。</p>

一出深坑,小象就激動地圍著林婉婉轉了一圈,長長的鼻子輕輕碰了碰林婉婉的手,仿佛在向她表示感謝。</p>

林婉婉收拾了一下洛陽鏟,折疊起來,放回登山包,拍拍小象的腦袋,掏出指南針看了下方向,便準備離開這裡。結果這小象竟然直接跟著她,趕都趕不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