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屬於自己的宅基地(1 / 2)

<ins></in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p>

就在這時,林秦氏提著農具走進了院子,見到正掏出行灶,打算給自己弄早餐的林婉婉,連聲道:“婉妹,彆忙,讓我來。”</p>

她會這個時候回來,正是算好了時間來做早飯的。早上天涼快,他們都是蒙蒙亮的時候,就先下地乾一會農活,再回來做早飯。</p>

“婉妹,你還自己帶著行灶呀?這麼一個行灶,可要不少錢,我聽說城裡的小娘子最愛這玩意兒,可以在春秋郊遊的時候當小廚房。”林秦氏好奇地圍著行灶看了一會。</p>

“嗯,我覺得行灶很方便。”</p>

這樣東西,是林婉婉在望海小鎮的集市上買的。</p>

行灶的曆史很長,孫臏減灶典故裡的灶就是行灶,最便捷易帶的炊具之一。當然,唐朝的行灶又經過了改良,更便捷易用了。最接地氣的詩人白居易就曾有一首詩描寫行灶:船頭有行灶,炊稻烹紅鯉。飽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p>

林秦氏羨慕地看了一會行灶,這樣一個行灶起碼要四貫多錢,他們家要不吃不喝六個月才行。</p>

林婉婉收起了行灶,然後說起小青玉昨夜生病的事。</p>

聽到小青玉昨晚發燒了,林秦氏忙忙地去掏出一個雞蛋,就要給小青玉做糖水蛋。</p>

被林婉婉攔住了:“嫂嫂,不用忙,小家夥生病了嬌氣,不愛吃雞蛋。我已給她準備好水果,吃點甜甜嘴就行。”</p>

林秦氏忍不住道:“哎呦,還有不要吃雞蛋的啊。”</p>

雞蛋賣出去可是一文錢一個,若不是林婉婉救了大丫,林秦氏還舍不得拿出來呢。平時他們自己都舍不得吃,全攢起來上集市賣錢的。</p>

林婉婉昨夜惡補了照顧生病小孩的知識,知道孩子發燒了最好是少吃雞蛋,雞蛋裡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熱卡也比較高,隻能婉拒林秦氏的好意。</p>

林秦氏抬眼看到堂屋食案上放的水果,當即道:“好吧,不吃雞蛋也行。那你等著,我去族長叔家借隻大公雞來,讓小玉兒抱著,能去疾。”</p>

說完風風火火地就走了,林婉婉伸著爾康手,不由露出一絲苦笑。</p>

抱雞去疾,這大唐的醫療可真令人大開眼界啊。</p>

難怪小孩子七歲前都不上族譜,說是很不好養活。就這醫療水平,能好養活嗎?人類幼崽本來就是自然界最嬌弱的幼崽之一,養起來還這般粗放。能順利長大的,全是抵抗力強的王者。</p>

等林秦氏抱著大公雞回來時,林婉婉也沒刻意反對,隻說等晚上如果小玉兒再燒起來,就讓她抱公雞。當然,入夜後她都已經離開林家莊了,抱不抱,這就是自家的事。</p>

林秦氏做的早餐是一鍋有點拉嗓子的鍋巴,配菘菜湯,菘菜其實就是現代的小白菜。鍋巴並不是純粹的白米飯煮的,感覺裡麵還混著糠或者彆的什麼,總之難以下咽。林婉婉隻吃了一片後,就沒有再動。</p>

唐初貞觀之年的米價其實被官府壓得很低,但架不住量少人窮啊,首先供應的都是城鎮居民。</p>

這位堂妹的貴族做派,林秦氏算是看出來了,從前跟著老神仙說是隱居,實際上過的完全是神仙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