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時也能感受到教室裡浮躁的空氣。
前幾天他們班幾個男生翻牆出校門被抓到了,老驢批評的時候,他們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這種事情在去年是不可能發生的。
紀時覺得,偶爾他也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就想把書扔到一邊乾點彆的,每天重複一樣的生活確實太枯燥無味了。
但終究是理智戰勝了衝動,他現在已經學到成果了,已經有回報了,為什麼不繼續下去呢?
讓他回憶上一次高三經曆的話,他覺得自己當時是處於一種神遊天外的狀態,思維老是飄到彆的地方去,注意力很難集中到學習上。
但他已經吃過一次苦頭了,就不想再重複那樣的過程。
……
紀時在Z中的生活依舊很平靜,每天雷打不動5張試卷,加上各種參考資料,日子忙碌而充實,每周一聽著校長和教導主任國旗下講話,下午再抽時間去打乒乓球。
娛樂生活雖然乏善可陳,但他們也看了不少電影,《畫皮》和張靚穎唱的主題曲《畫心》也是傳唱度很高的歌——現在一年裡還能聽到不少質量不錯的歌,等再過幾年,歌一首比一首難聽,他們去KTV都不知道該唱什麼了。
娛樂新聞裡,《十月圍城》就要上映了,紀時記得自己看過這部電影,但好像不是在電影院看的,是看的盜版,這個時候還是有不少高質量的電影和劇集的,等到後麵幾年,他隻能去電影院裡選大爛片或者有一點爛的片子。
當然,紀時的多數時間還是花在學習上。
數學和英語他用的時間相對少一些,這兩科他已經進入了高級階段,平時的練習能做得又快又準,所以紀時用的輔導資料也是進階版的,拚難題的正確率。
對待語文,紀時比前幾個月更投入,畢竟他已經發現了自己的短板所在,不可能任由這一科一直拖後腿。
物理和化學兩門他最近倒是學得稍微輕鬆一些,倒不是說紀時對自己聯考的分數滿足了,隻不過聯考的成績讓他更能以平常心對待這兩科。
一點一點地吃透知識點,總有一天他會考到高分的。
紀時的信念沒有丟。
他覺得,到了高考衝刺的階段,要想百分之百發揮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其實是很難的,具體發揮多少,信念很重要,越到後麵越要撐住。
不過這個階段,他們班包括高三整個年級的氣氛都慢慢有些沉悶了。
元旦節的到來總算把這種氣氛衝淡了一些。
——顯然,老師們不是這麼想的。
元旦節前的下午,上完最後一節課學校就放假了,老師們也不想耽誤他們放假的時間,最後一節課的老師還沒宣布下課,其他老師已經在教室門口排隊了。
“怎麼還有那麼多試卷,讓我們好好放個假不行嗎?”
曾泰然歪頭作臥倒狀:“我倒要看看到底發幾套卷子!”
答案是——two。
每套試卷都是嚴格按高考標準出的,數學也有附加題,語文有作文,就跟雪花片似的放到他們每個人手裡。
紀時先看語文作文,一道記敘文一道議論文,記敘文一點也不樸實,是模仿前幾年高考的出卷風格,有種虛頭巴腦的味道。
紀時看到這種不實在的作文就覺得腦殼痛。
他覺得自己語文不好的原因就是他太實在了,沒辦法臉不紅心不跳地編一大堆故事,高三的學生倒不會拙劣到製造一堆親屬生病這種劇情,可肉麻的句子絕對也少不了。
紀時“咚”一聲趴到桌子上,把姚蒙嚇了一跳,他正要傳試卷給紀時呢。
幾門學科的試卷從第一排依次往後發,一直就沒停過,一會兒就收了滿滿一大摞,他們在發試卷,老驢在講台上講假期注意事項,讓他們少往溝裡河裡跑,天冷了多穿兩件衣服。
“好像老媽子。”曾泰然小聲嘀咕。
正說著,老驢的目光朝這邊飄了過來,曾泰然乖巧地閉上嘴巴。
老驢絕對沒聽見!
他們班這次動作似乎遲了點,老驢還在講,外麵13班的學生早已邁著矯健的步子在走廊上狂奔,看來他們果然是憋瘋了,一到放假就嗨到不行。
老驢的話甚至都因此中斷了一次。
他也知道大家著急放假,長話短說,趕緊把要講的話講完了,當然老驢最後也提醒他們自己的作業自己做,彆拖到放假回來抄彆人的。
被說中的學生們都有種中了一槍的感覺。
紀時把試卷卷起來,這次假期時間短,他隻打算帶試卷和物化兩門的練習,主要是補習班老師布置的作業。
“放假了!”
“噢耶!”
他們班放學雖然不如13班早,在高三全年裡也屬於比較快的,不少班的老師這會兒還在講台上囉嗦,這給了他們大搖大擺在彆人教室門口晃的機會,感覺隻要往那兒一站,立刻就能收到無數羨慕的視線。
所有在假期前一天拖堂的老師都是學生公敵。
11班他們覺得12班班主任已經很絕了,但他們這一屆還有個更絕的老師,每節課都拖堂,拖到下節課的老師都對他有意見,如果放假前一天是這老師的課就更慘了,拖堂時間約等於正無窮。
紀時佩服他們班學生,感覺他們都有一副好膀胱。
老師勤勉雖然是好事,拖堂太久就讓人討厭了,他們的課也沒多到講不完的程度,特彆是放假前,每拖一分鐘都是一種煎熬。
紀時這次假期的書包是最輕的,隻有一點試卷和資料,他從教室往出租屋的方向走,他們班也有不少同學租在那裡,一行人就一起回家。
回到出租屋,紀爸果然已經到了。
他不久前買了新摩托,因為國家今年推行了家電下鄉政策,用舊摩托可以抵點錢買新車,紀爸為了新車還特意去車管所考了駕照,以前他們在鎮上騎舊摩托都不考駕照,一方麵是沒有這個意識,另一方麵是舊摩托被拖走也不值幾個錢,還不如考駕照的費用多。
新摩托紀爸還是很心疼的,有駕照,有牌照,來縣城方便,除了開著冷之外其他都挺好。
出租屋這片倒是有不少人家是開汽車來接的,這就屬於鄉鎮上生活條件比較好的一批人家,在紀時印象中,汽車真正覆蓋變廣好像還是他大學畢業之後的事情。
紀媽和紀時都急著回去,三人一起乘摩托車,事實上,就算摩托車是新的,三個人坐還是顯得有點擠,不過紀爸騎摩托車的水平絕對是很牛的,上了回家的柏油路之後,他開的速度一點也不慢,風呼呼在臉上刮著,就算臉用圍巾裹得很嚴實,耳朵還是凍得發紅。
回家的時間點正好是路上車最難開的時候,天還沒全黑,視線容易模糊,手又不如天氣暖的時候靈活,幸虧這條路上車也不算多,開了一個小時出頭,他們終於到了家。
紀時在水泥場上蹦了好幾下,才覺得稍稍緩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