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時印象中,他在Z中的日子裡,學校和其他學校一起參加聯考的次數好像不太多,對下麵的鄉鎮高中,Z中基本是能夠碾壓的,但是對其他縣和上級市的聯考,Z中的平均分一般都比較高,但頂尖的學生卻未必能考過人家。
他就讀的那一屆,Z中已經漸漸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大概也是很多縣一級高中的縮影,老師還是那些老師,教育資源依舊有所傾斜,可學生卻一屆比一屆少,很多孩子都被家長帶到外地去讀書,享受地級市乃至省會城市的資源,還留在本地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少。
紀時他們那時候就有這樣的例子。
似乎是本地一個很厲害的家長,孩子本來都去姑蘇讀書了,但是成績一直不行,又在那邊瞎玩,後來就被接回了Z中,直接插進了最好的班。
具體情況紀時也不了解,因為也不是他們這一屆的。
一般來說,Z中根本就不接收插班生和複讀生,成績差的學生更是不會接,但那個學生確實是進了,還是在Z中參加的高考。
“管他呢?聯考還是高考都得自己去考,分高分低都是自己考出來的,最多學校丟臉罷了。可又不能因為丟臉就不參加,不參加不是更丟臉?”
“咱們學校又不差,誰說聯考咱們排名就靠後了?”
……
紀時物理和化學的試卷一直到晚自習才寫完,寫完之後他就立刻拿周偉樂的試卷去核對,一張試卷差不多30個小題,紀時有足足25題答案和周偉樂是一樣的。
這個結果讓他有些振奮,因為之前他也和周偉樂和姚蒙對過答案,正確率絕對沒有現在這麼高!
周偉樂正好瞥了眼他的試卷:“紀時,你很可以嘛!”
“是不是超牛逼?”
周偉樂衝他豎起大拇指:“就進步速度來說,你這個成績真是夠可怕了。”
紀時現在還會錯的都是那種比較難的題型了,中等難度的題他基本都能全對,而且難題也或多或少有些思路。在他們物理老師和老驢的認知裡,難題就是用來區分A+、A和B這幾個等級的。
紀時現在差不多站在了A等的邊緣,拿B絕對已經穩了。
不過紀時是不願意拿B等的,老驢他們幾個老師也不願意,要是一好好的金陵苗子去了二本,物理老師和化學老師還要不要麵子?
怎麼好好的孩子語數外能排進年級前十,物理化學連前20%都進不去呢?
忒丟人。
……
紀時受了鼓勵,不由開始對月考摩拳擦掌。
做完五套試卷之後,又做了一套老驢的福利和強化班英語卷,距離晚自習結束還有一段時間,紀時趴在課桌上緩了緩,換另一份化學資料做。
到了這個點,班裡人心思也基本都不在看書上了。
有人拿了零食吃,有人把書攤在桌上光明正大地看,就連姚蒙都拿了本《青年文摘》看裡麵的心靈雞湯,這年頭的雞湯特彆多,還一個個編得特彆像樣,一不小心就會中毒,不過無聊的時候拿來解解悶還是很不錯的。
快下課的時候,更有彆的班的學生溜進他們教室後門找他們班人玩,也不是玩遊戲,也不是打牌,就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也挺有意思的。
反正這個點老師們也都回家了。
冬天太冷了,汽車還算普及的年頭,老師們要麼騎小電驢要麼騎自行車,風呼呼刮著可不好受。
紀時看了10頁的參考書,把參考書對應的習題都寫完了,寫一會他就要站起來稍微活動一下身體。
“Na的化學反應公式,2Na+……”
這本參考書上有化學方程式大全,從堿金屬到氮族元素應有儘有,類似於萬能寶典的那種形式,對紀時而言還是很有用的。
他這段時間是真真切切學到東西了,所以再看到這些化學公式,它們看起來也變親切了很多。
他覺得,這就是他從學渣向學霸轉變的過程,以學霸的眼光看,以前討厭的東西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可愛起來,化學是這樣,物理也是這樣。
……
這一天紀時照例回宿舍睡,姚蒙等著和他一起回去,他已經把東西收完了,站在紀時桌邊看紀時收東西。
紀時正在摞參考書,一本接著一本,摞成厚厚的書山,他桌上的試卷也堆成了山。
很多參考書他都看過了,做完的題也有不少。
那……
紀時從桌子底下的紙箱子裡翻了翻,終於翻出一本色彩醒目、字體很醜、名氣超大的參考書係列——
正是那本傳奇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紀時很想說,這個時候的《五三》絕對沒有那麼火,曲一線2008年推出的這個係列在如今的高考市場上隻是個小弟,王後雄的魅力要更大一些,隻不過誰能想到,N年以後的《五三》居然火成了一個梗。
現在《五三》不火的主要原因是,太大太多太厚了,連任課老師都不太喜歡給學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