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蘭花哼了一聲:“他是攀上高枝兒了。也不知道怎麼就走了大運,嫁了個有錢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給人做小。好好的人家,能娶個小哥兒做正君?”
周巧娘道:“不應該吧?彆說正君了,我記得那漢子可是入贅到他們家的!還是村長給簽的婚書,做的證婚人呢。之前沈老二活著的時候想賣了沈慕,讓人來搶親,村長不是把婚書都亮出來了?”
屋裡的女人嘰嘰喳喳八卦了起來舊事。沈玉兒揪了揪自己手指上的老繭子皮,望著籃子裡菜出神:這都是一個村子裡出生、長大的人,怎麼就同人不同命呢?
……
沈青山沒多耽誤,立刻召集了村裡的族老商議此事,大家都覺得此法可行。說白了,這件事唯一擔風險的人是沈青山,彆人隻有享受好處的,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沈青山又讓弟弟拿了村裡的大鑼在村中央敲響。這是有大事兒要說,村長召集全村人的法子。
沒多長時間,全村的人就烏泱泱的都擠了過來,臉上帶著顯而易見的喜悅:他們都知道,今天沈慕和他的夫婿回來了。
上一次沈慕的夫婿回來,可是給了沈青石五十兩銀子,救了全村的命的!這次沈慕回來,想來又會有好事兒吧?
沈青山就把情況給說了:“到時候挨家挨戶按人頭分糧食,但也要簽下字據,日後這錢是要還的。”
大部分人都是喜悅、滿意的,但也有那麼一兩個不和諧的聲音:“……怎麼還要還?”
沈青山眼睛一瞪:“不還你想吃白食?”
那人縮了縮脖子,聲音弱了幾分:“上次不都白給的麼……他們家那麼有錢……”那麼有錢,還讓他們還?
有了之前吃白食的經曆,難免就有些人心大了,想法多了。
宋柏會提出這樣的解決辦法,而不是直接資助,也是怕慣出些升米恩鬥米仇的人來。
“人家再有錢是人家的,關你啥事兒啊?”沈青山當場就噴了他一臉吐沫:“事就是這個事兒,回頭要還錢,你要是不想還,可以不參加。”
那人立刻不做聲了。這事兒明擺著,就是換錢也是他們占便宜。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他又不傻。
他隻是……想占更多的便宜。
又有人弱弱問道:“不算利息的吧?”
如今鄉下還有不少人,發國難財,錢可以借,利息卻算得高高的。利滾利下來,未來幾十年的地怕都是給債主種的。
“不要利息。”沈青山頓了頓:“小宋說了,日後他會在村裡開個作坊,大家也可以去他的作坊裡乾活兒抵債。”
這錢說到底,其實不是跟宋柏借的,而是跟沈青山借的。宋柏買山,拿出來錢給沈青山,沈青山再用這些錢跟宋柏換糧食,借給村民。
村裡人去乾活,開出來的工錢再由宋柏給沈青山去抵債。
沈青山曆來為人正直,為村裡人著想,是不會收利息的。其中的風險也自己默默擔了下來。
這話一說,好些人都鬆了口氣。在村裡人看來,力氣是不花錢的,能用力氣抵錢,簡直賺大發了。
次日一早,沈慕一家駕著從驛站租來的馬車,回了沈家屯。
沈老漢夫婦自覺以後就比村裡人高人一等了,特意拿出了宋柏在興安縣給他們買的衣服換上,還抱怨道:“小宋那時說要給我們量身定製的,這回來一趟卻給耽擱了。”不然那量身定製的衣裳,豈不更體麵?
宋柏:“……”
不過瞧著他們穿得光鮮,宋柏也攛掇著沈慕和劉氏都穿上了好衣裳。
劉氏還挺不自在的:“這平常我倒是喜歡好看的衣裳,可回村穿這麼好,總覺得彆扭。大家一個村裡這麼多年,誰不知道誰啊?”
宋柏哄道:“這證明您日子過得好。這次回村,您不想讓爹瞧瞧,您日子過得好不好?”
更重要的是……“這風頭不能讓他們都出了。”
這衣裳有時候是穿給彆人看的。彆人會根據你的衣著打扮,來判斷你的身份地位。
若是村裡人真以為沈老漢夫婦在宋柏心中地位很高,難免給了他們狐假虎威的機會。
宋柏吩咐劉叔劉嬸兒和小劉:“你們也換上新衣服。”買了他們來,宋柏就一人給他們置辦了兩套衣裳。不算多好,但勝在新。
這樣一來,沈老漢夫婦的衣著瞬間普通了許多。宋柏這才心滿意足地出發開路。
一行人駕著馬車,真可謂是衣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