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島國幾大財團一樣,二戰結束以後,之前的各大財閥被美國人拆的七零八碎,可是等美國人放鬆限製以後,這些財閥後裔又以各種名義重新聚攏起來。
大意就是,你可以不承認我,但是我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可以不站在台麵上,但是私底下我依舊操縱著大權。
島國政壇也是如此,再加上他們的國家首腦都不是民選出來的,而是采取家族繼承製度,幾大家族輪換當政。
至於像中曾根康弘這種從底層冒出來的強人,屬於個案,一般情況下很難出現。
這種派閥政治,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已經成為了島國政界的頑疾,無法根除。
島國有一些數十年如一日不斷在某地當選的議員,這些資曆深厚的議員,依靠自己的影響力能夠得到大量的資財。
而當它們將自己的影響力和資財去幫助其他親信的人去選舉,等到這些親近人當選之後,就形成了類似“將軍”和“家臣”的關係。
而那些“家臣”們,對政黨絲毫不感興趣,也沒有太大的歸屬心理,他們隻認定自己主子,以自己主子的利益為核心。
島國首相不同於普通的國家領導人,在大多數國家的國家機器設計中,國家元首、行政、立法和司法四權是分立的,但島國首相是行政首腦,島國天apap皇是國家元首,大多數國家一般隻會限製國家元首的任期,而不會限製政府首腦。
所以,島國首相的任期是沒有限製,其他國家大多也秉持了這種觀點,比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從零五年當選總理之後,一直到到了二零一九年都還是德國總理。
製度雖然一樣,但是島國一向不走尋常路,它們國家的首相,具後世統計,一百二十餘年間換了九十七任首相,平均任職約一年零二個月,大多數屬於短命首相,任期最短的不到半年。
這也是楊辰對島國首相不太在意的一個原因,島國曆史上執政最長的首相也不會超過五年時間,滿打滿算跟其他國家執政一屆的首腦差不多。
一個平均任職一年左右時間的國家首相,你讓彆人拿什麼去重視?這邊剛跟你認識,熟悉,你轉眼就下台了,就問你迷糊不迷糊。
後世島國首相,除了,貌似近百個裡麵,沒有多少人能夠記住其中一兩個人名。
雖然島國首相都比較短命,額,那啥,不是他們都活不長,是任職時間短,但是讓人不可忽略的一點,那就是它們的權利都足夠大。
島國的國家機器以首相為核心,在島國國內首相的權力非常大,幾乎淩駕於行政、立法和司法之上。
島國首相本身就是行政首腦,在行政上事首相說了算,而最牛逼的一點,就是島國首相有解散議會的權利,這一點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是無法做到的。
一個能夠隨時解散議會的首相,就問你牛逼牛逼,厲不厲害,後世大國之中,恐怕也隻有被冠上大帝的普京才能做到這點。
而島國的首相權利,各個都跟普京一樣,雖然威望比不了,但權利是實打實的,一點也不含糊。
不過島國首相權利雖大,但是內陸紛爭比較嚴重,多數黨內部派係林立,少數黨實力不夠,所以以至於島國首相有事沒事經常換人,能夠坐滿兩年任期的首相,少之又少。
走馬觀花,無人識,說的就是島國的首相。。。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