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其他三個都堅定的有工業製造升級這條路,獨獨香江選擇去工業化,將自身發展寄托於他人,這在很多看來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香江向金融服務行業轉型,是全麵的,徹底的,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餘地。
能否成為亞洲金融中心,起碼現在的香江人,哪怕是總督府也不敢保證,畢竟島國的東京現在不比紐約倫敦差多少,取代東京的地位,似乎有些手高眼低。
基於此,楊辰才在這時候推出了建設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計劃,他知道,一旦香江金融服務業徹底轉型完畢,想要再推出這個計劃,無疑會麵臨巨大的阻礙。
現在剛剛好,趁著他跟英國王室關係還好,而英國私有化改革又正值最緊要關頭,有很多的便宜可占,一舉大手筆投入,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將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建設起來。
千億美元投資,整個香江的外彙都沒有達到這麼多,楊辰這一出手,饒是大家已經習慣了他的行事作風,還是被雷的不清。
千億美元投資,足矣在香江打造一個超大規模的產業集群,後世灣灣和新加坡以及韓國都是通過吸收外國技術,實現自身技術本土產業化,最後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未來隨著科技發展,時代更新,越是高技術產品,對於生產技術要求越高。
後世富士康為什麼能夠代理生產那麼多電子產品,各大名牌手機都交由它生產,難道僅僅隻因為富士康成本低?
其實,越是高端產品,對生產技術要求就越高,大家有時候千萬不要低估外包產業,外包產業做到一定規模,可以產生自己的技術,那麼就能反過來形成自己的優勢。
灣灣的半導體產業,最開始是灣灣依賴於外國的技術,後麵隨著技術升級,灣灣把技術核心吃透之後,隨著產品做得越來越細,技術越來越高之後,需求關係就立馬轉換了。
大名鼎鼎的台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占據了全球大半份額,直接形成了壟斷,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實香江前世那套前店後廠模式,非常好,非常的有效,隻不過可惜的是香江掌握的都是低端技術。
什麼衣服鞋子之類的,一點技術優勢也沒有,彆人一學就會,在內陸沒有完全開放的時候,香江占據出口優勢,倒也沒問題。
可是隨著內陸越來越開放,隔壁呢上嗨和特區發展起來與國際接軌之後,它這個中間商的優勢一下子蕩然無存,前店後廠也就沒了市場。
要掌握,就掌握高端技術,利用香江的特殊優勢,吸收外國核心技術,然後在人工成本較低的內陸建立產業群。
這樣一來,前店後廠,才能有效的持續下去。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