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師傅之所以苦笑,原因是他發現自己兩個不成器的徒弟看走眼了,把廢石當塊寶買回來了。
也不能說他那兩個不成器的徒弟看走眼,隻能說他兩個徒弟賭輸了。
翡翠被稱之為“玉中之王”,來源於翡翠原石。
關於翡翠原石,業內有一句行話,叫做“神仙難斷寸玉“,說的就是猜翡翠原石。
即使是神仙,要想猜出一寸之下的翠料,也是非常困難的。
經過時間的沉澱和風化,翡翠原石外表會形成一層皮殼,因為這成皮殼,大家很難看出一塊原石是否是上等料。
正因如此,一塊平常無奇的原石,也有可能價值連城。
哪怕是有足夠的經驗和專業的眼光,有時候也不能百分之百判斷一塊原石的價值。
這也是為什麼賭石會一直風靡於世的原因,在沒有切開之前,誰也沒有辦法確定手上的石頭價值幾何。
聽到唐師傅也不確定這塊原石裡麵到底有沒有翡翠,這不由引起了楊辰的注意。
按理說原石裡麵一片綠,怎麼也該有翡翠才是,可偏偏切開後,原本臉盆大小的原石,現如今切到湯盆大小。
從最開始一片綠,到現在綠色越來越淡,唐師傅的兩個徒弟覺得碰到假貨了。
原本兩人想要直接全部切開,不過最後卻被唐師傅阻止了。
這塊原石買回來的時候,可是花了不少錢,要是全部切開,裡麵如果真的什麼都沒有,那就虧大了。
反正他這店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都會對外開放原石售賣,如果有人肯花錢買下這塊原石,即便價格低點,也不至於賠的底掉。
唐師傅見楊辰感興趣,便請楊辰到一邊坐下喝茶,晚上店裡也沒什麼生意,閒著也是閒著。
唐師傅兩個徒弟因為這次買原石的事情,好幾天沒敢露麵了,他一個人整天待在店裡也挺無聊的。
聽到楊辰是從香江那邊過來的,唐師傅對楊辰大有他鄉遇故知的之感。
這年頭,旅遊熱還沒有興起,先不說內陸,就是經濟已經發展起來的香江,也很少有人出國旅遊。
唐師傅這家店,主要還是靠老顧客和一些其他國家的外國人來法國旅遊光顧。
平日裡接待過來旅遊的國人,幾乎很少,就算有,也很難在晚上悠閒的時候碰到。
唐師傅祖籍佛山,隨著年紀大了,已經很少回去看看了,香江離內陸很近,消息怎麼的,自然要比他在法國靈通的多。
有心想要了解一下內陸那邊的情況,唐師傅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
對此,楊辰也沒有閒麻煩,陪著老人家聊了起來。
聊著聊著,兩人又將話題,聊到了玉石上麵,對於玉石,楊辰是一竅不通的小白。
老人家見此,似乎對教徒弟很有興趣,見楊辰有心了解,便一點點教授楊辰如何鑒彆玉石的品質好壞。
有著幾十年識人經驗,唐師傅一雙眼睛自然看的清楚,剛剛軍子一行人,雖然穿著普通,但很明顯是保鏢之類的人。
出門有這麼多人跟著,家世背景用腳趾頭都能猜出來。其他方麵了解再多也沒用,除非對方有心想要往玉石行業發展。
這種僅僅隻是因為喜歡,一時興起的興趣,那麼能夠識彆玉石品質好壞,不被人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