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樣東西,同樣的效用,一個貴,一個便宜,這裡麵就是傻子也分的清楚選擇那個。
要說為什麼國人最後會選擇西醫而放棄中醫,這裡麵無非是中醫太麻煩。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個病什麼的,不可能花長時間去看什麼中醫。
特彆是早期中醫動不動就需要熬藥什麼的,讓人覺得麻煩,遠不如西醫一包藥劑喝下去就出效果簡單。
而恰恰這是國內中醫現在普遍沒有辦法解決的事情,隻要把這個問題解決,楊辰相信國內中醫就能順勢雄起,堅挺的占據國內市場,不被接下來的西醫衝擊的支離破碎。
而這裡麵製約中醫發展的,無非就是需要花大價錢去研究以及建造大型加工廠。
這個時候,國內政府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工業發展上麵,國內中醫有著上千年發展,政府壓根就不操那份閒心。
也正是因為對中醫的不重視,以至於後來國內引進西醫之後,將中醫衝擊到無力生存的地步。
當所有人發現藥越來越貴,出現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這一切都已經晚了。
中醫沒落,西醫崛起已然勢不可擋,無力回天,隻能想辦法與時俱進。
可讓人氣憤的是,當國內中醫轉變過來之後,卻發現他們隻能在國內倒騰,因為國外市場已經被一群不要臉皮的小鬼子竊取了。
無可奈何,中醫沒落已是無力回天,隻能盼著政府什麼時候出力解決。
隻不過,隨著中醫沒落,學習中醫的人越來越少,一連串惡性循環,政府即便想插手,恐怕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想到這點,楊辰目光不由堅定起來,不管將來他能不能在醫藥行業賺到錢,他都必須進軍醫藥行業。
那怕是自己出錢幫國內眾多中藥行注冊專利,他也要乾,反正注冊專利又花不了幾個錢,總之無論如何,也不能便宜了小鬼子。
種種這些,讓楊辰不由迫切的想要儘快賺取大量金錢,同時,對於接下來的英國之行,戴安娜王妃的邀請,也更加得重視起來。
接下來,國內改革開放之後,會出現種種外國月亮圓的思想,這種思想楊辰一個人沒辦法逆轉,他唯一能夠做得就是順應大勢。
既然到時候國內許多人都認為外國哪裡都比國內好,外國人比國內人素質高,那麼他就儘力將自己在國外影響力擴大。
最好能像邁克爾傑克遜哪樣,成為人人追捧得國際巨星,一舉一動牽動著無數歌迷。
這樣一來,在金錢和影響力的作用下,他在國內發展總不會受到太大製約吧?
他說的話,總不能是無稽之談,毫無用處吧?
到時候,他做的事,說的話,也許會引發高層深思熟慮。
他沒有想過一個人去影響一個國家,他能做得隻是在某一些方麵,從底層引導上層,甚至讓上層發現問題,然後主動去把問題解決。
至於通過上層去影響國家決策,他是打死也不會乾,哪種出成績不會有好處,出問題背鍋的事情,隻有傻子才會去做。
楊辰對自己豎立的人物形象,從來就不是哪些所謂的政客,他隻想做一個能夠大手大腳花錢,生活過得舒心的商人。
做政客,或者與政客牽連太深,太容易招黑,招人攻擊,這種事情他堅決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