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六十二章 責任與義務(2 / 2)

神話版三國 墳土荒草 4668 字 2個月前

古代有很多讓人不爽的規矩,但是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前輩做了這件正確的事情,那麼等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後人就必須要跟。

武帝親自頂去了,三公九卿,包括太史令一個不少,都背沙袋河堤去堵黃河了,後麵出現了同樣的情況該怎麼辦!當然是繼續啊!

你祖先孝武帝是這麼做的,那麼你也該這麼做,所以出了大型氣候災害誰也彆想跑,都得。

故而在看到天色的變化之後,石家那些老爺子就明白自己肯定活不過今年,因為這樣的氣候,這樣的暴雪,他們需要親自去實地考察,哪怕有車架庇護,在暴風雪之中,舟車勞頓之下,也肯定會完蛋。

可乾這一行的就要付得起這個責任,從春秋到秦漢,他們甘石兩家一直都吃這口飯,國滅甘石不倒,從太史令幾乎被他們所壟斷,不就是因為他們有固定的職責嗎?

“收拾收拾,準備去各地調查吧。”石濤按捺住內心的悲痛,接替自家的老爺子下令道。他很清楚這種時候深入野地去實地考察,肯定會有人回不來,這不是你帶幾個護衛就能解決的事情,而是到了這個年紀經不住這種折騰。

“是,族長!”年輕一輩沒經曆過這種事情的這個時候都有些躍躍欲試,而年紀稍大一些但凡是經曆過都神色凝重,他們很清楚這事的危險性,故而很快就以老帶新的方式編好了隊伍。

在大雪變成暴風雪之前,甘家和石家的大多數人便已經穿著厚絨衣,帶著大量的乾糧或是步行,或是騎馬,前往他們安置在野外的數據搜集點,這年頭,這些千年不斷的水文氣候資料,可都是拿命記錄下來的,也隻有這樣大規模的資料,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陳曦還沒有回家的時候,就被李優派人召回到政務廳了。

“發生了什麼事情?”陳曦詢問道。

“兩件事,兩封信,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李優言簡意賅的說道,陳曦點了點頭,直接伸手接過,打開,第一封是劉備的信。

內容不算複雜,但是很要命,劉備去了並州,並州北部的大雪已經超過人高了,這已經完全超越了近十年的記錄了,當地雖說因為陳曦一貫以來執行的糧草物資儲備等命令,當前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可按照劉備的描述,糧食問題不大,但炭火明顯不足,雪太大,導致沒有地方打柴,正常情況下,冬季雪不大的時候,百姓本身就會出門打柴或者去礦場撿拾煤炭,但是現在這都沒辦法做了。

按照劉備的估計,大多數人家的柴火應該是頂不住兩旬了,而劉備完全不覺得兩旬之內這雪能化,一人高的雪啊,就算是後麵雪停了,也很難出門,再加今年溫度明顯冷過去年,火炕需要的柴火更多。

總之核心問題很明確,百姓可能撐不住,尤其是北方延邊地區的百姓大概率撐不住,牧場這邊因為陳曦的習慣,備有規模巨大的各種物資,就算是被雪埋了,問題也不大,但北方百姓不行。

“這可是真的糟糕啊。”陳曦頭疼,因為精神天賦的緣故,陳曦之前十年都沒有考慮過氣候性災害的問題,因為他的精神天賦能調平氣候的運轉,隻要他能頂住,就不需要擔心氣候災害。

可這一次,陳曦是抗住了,但是由於版圖太大,人口太少,氣候的調節水平還在陳曦的極限範圍之內,但是精神量的輸出頂不住氣候的惡劣程度了,簡單來說就是大型災害性氣候,變成了小型。

雖說漢末挨了小冰河期,各種大型災害性氣候頻發,導致就算是有所遏製,對於正常氣候來說也是非常要命的。

“讓並州刺史調用物資,準備掃雪,開放府庫,給百姓提供煤球,方式和公主殿下下放點心的方式一致。”陳曦按了按太陽穴,雪都有人這麼厚了,隻能軍隊軍隊出馬掃雪了,“先打通所有的主乾道路,保證道路通暢,傳信給憲和,讓憲和做好調用物資的準備。”

李優點了點頭,陳曦的想法和他的想法基本一致,雪災既然兜不住了,那就現實點,趕緊救災,至於其他的事情,先行押後。

“另一封信是什麼?”陳曦一邊打開信封,一邊詢問道,結果打開才發現不是信,而是甘石兩家報的雪災覆蓋範圍和強度估計,以及災害性降溫的發生可能。